第(2/3)页 “朕觉得,强国之策,莫过于……继续拆寺庙,在周国境内完全禁佛。关中不是缺人么?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整天什么都不做,让他们下地耕田,不是很好么?” 宇文邕念念不忘禁佛,长安的寺庙,现在已经被拆了一大半。小佛全倒下,大佛勉强维持着,再也不见北魏时香火鼎盛的状况。 不过这样的成绩对于宇文邕来说还很不够,应该是远远不够。 他的目标,是让关中所有的和尚,都变成农民,都变成士兵,无论做什么,都比当和尚整天无所事事要好太多了! “微臣觉得,此事也许物极必反,不如先维持一下,一两年以后再加大力度为好。” 杨坚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现在长安的那些大小寺庙,早已托各种关系,拐弯抹角的跟他接上头,只为了让宇文邕的禁佛政策能稍微缓解一下。 他们也知道,让宇文邕停下来是不可能的!但走慢一点总是好的嘛。 这让杨坚左右为难。 一方面,他也知道,北周跟北齐比,战争潜力是远远不如的。历史上,当北齐被灭之时,依然有两千万人口,哪怕百人出一人当兵,也能凑二十万兵马,足以撼动全局。 更不要说这个时代了。 禁佛,是宇文邕唯一能想出激发北周战争潜力的政策,其他的,都没有这个明显。 比如说,法令要求让全国寡妇改嫁,十多年后人口就上去了。但是!这一手高欢当年就用过,高洋当然也不介意再用一次。 北周要是这么搞,只是闹笑话而已。 再比如说提高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 这些南陈也在搞,也是成就斐然。建康周边的纺织业发达,也是跟密集种植桑麻,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有关的。 然而这一招其实各国都是在用的。封建时代,世家地主们为了自家田地多收成,对于农业技术是很重视的。 你这么搞,别人也这么搞,别人家的人口还多,这样搞下去,不会有什么大的效果。 唯独有一点,现在北齐佛教最兴盛,僧侣也最多,南陈次之,而北周最少!寺庙经济占用了大量的国家潜力,对于征战四方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北周只有在这方面,才能稍微显示出一些优势来。 所以说宇文邕的优势是没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