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月过去。 大秦朝廷各大官署仿佛疯了一般,几乎不休息。 纵然是四更天,官署中也是灯火通明。 吏员奔走,无数人争论,探讨。 与此同时,国尉府官署中,尉缭放下手中的竹简,眼中浮现一抹肃然,这一次封赏极多。 这一次,国尉府官署组织了法吏对于大军上下,文武百官之功劳进行了总结。 他与郎中令蒙毅,廷尉李斯协商半月。 方才得出这一卷名单。 “备车,老夫要入章台宫!” “诺。” 驭手点头答应一声,连忙去准备轺车。 为了方便协商,秦王政在一月之前便下令,各大官署不需要禀报,可直入章台宫。 只要是亮出身份,便可通行咸阳王城中所有的宫禁。 半个时辰后,尉缭驱车来到了章台宫外。 轺车停下,尉缭拾阶而上。 走进章台宫中,尉缭朝着秦王政,道:“臣尉缭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 见到尉缭到来,秦王政放下手中竹简:“爱卿不必多礼,平身!” “臣谢王上!” 尉缭起身落座,然后朝着秦王政,道:“王上,臣与廷尉,郎中令三人,组织国尉府官署的法吏,对于封赏名单统计了出来。” “请王上过目!” 说完,尉缭将竹简取出,放在了案头上。 这一刻,赵高从案头拿起竹简,恭敬的递给秦王政。 看着赵高将竹简放在案头,秦王政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他心里清楚,封赏一事繁杂,不可能只有这些。 这只不过是,尉缭列举出来的总纲。 抿了一口凉茶,秦王政笑着,道:“看竹简,不得真切,还是爱卿为寡人详述一遍如何?” “诺。” 点头答应一声,尉缭端起茶盅抿了一口凉茶。 然后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言语,朝着秦王政拱手: “禀王上,臣与郎中令,廷尉府会同国正监以及考功署。” “统计并确定了我大秦文武百官、将士庶民、六国人士,对于我大秦一统天下贡献的功绩。” “与此同时,臣与郎中令,廷尉三人,拟定了封赏事宜!” 这一刻,尉缭说的认真,同样的秦王政也听得认真。 他们都清楚,这件事非同小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