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茹姐双手抱肘,靠在窗台边。 她百无聊赖地抬腕瞅了一眼手表,发现这会已经二十点出头。 本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原则,随即迈步上前,招呼大家去广电中心吃芒果台的食堂…… 时光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滔滔向前。 转眼间,云飞日走,夜幕正不急不缓地笼罩着这座城市。 宽敞的练习室内,早已亮起了灯,灯光倾泻而下,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杭盖乐队自 2004年成立至今,近十年的音乐生涯,早已让他们褪去了青涩,并非什么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反而演出经验非常丰富。 乐队成员们在中午前往酒店取来乐器后,便怀揣着热忱,马不停蹄地奔赴练习室。 可以说一刻也未曾休憩,至此,已然磨合了整整一个下午。 对于他们而言,y先生改编的《乌兰巴托的夜》,确实与此前来时研究过的左小祖咒版相去甚远,与原版比起来,更是面目全非。 起初成员们心中满是困惑,面对这风格迥异的改编,一时间难以理解与适应。 然而随着余欢答疑解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双方的交流逐渐变得顺畅无阻。 一来一往的沟通中,成员们对余欢的想法与改编风格,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了解。 不得不说,队长伊力奇对余欢的能力,还是颇为认可的。 虽然隐隐觉得这首著名的蒙古民歌,被后者改成了大杂烩似得,又是藏腔又是摇滚,但伊力奇并未提出任何质疑。 他的这种态度,无形中也影响着乐队的其他成员,颇有几分上行下效的意味。 毕竟伊力奇自己做的,便是把蒙古音乐融入摇滚,这种风格在音乐市场上,便已经够大胆、够迥异了。 此时,在练习室内,杭盖乐队的成员们各自忙活。 除去负责长调部分的主唱胡日查在那大马金刀地坐着看谱、不时吊起嗓子来上两句,而其余成员们,都抄着各自的乐器进行试奏。 一时间,宽敞的练习室内显得有些嘈杂。 余欢得闲之后,与林有容并肩坐于双人钢琴凳,再次听她低声试唱了一遍。 待林有容唱完,余欢满脸笑意地给出反馈。 “非常不错!在情感递进的处理上,你把握得相当到位,不过,藏腔部分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今晚我就去网上找找相关的教学视频给你,我们一起好好琢磨琢磨,也不能跟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似得就让人请教。 “虽说你师姐张野在民歌领域造诣极高,但术业有专攻,毕竟她也不是藏族歌手。感觉只要能在关键处支支招,从整体的演唱技巧上给你提供建议,这就已经帮大忙了。” 林有容微微侧过头,听着余欢这一番话,眼神中透露出认真与专注。 她轻抿了一下嘴唇,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藏腔的发音位置和气息运用,确实需要更多的练习去适应。等晚上吃完饭,我打算再过来,单独好好练一练。” 余欢稍作思忖,笑着点头道:“可以,正好晚上你张野师姐要来吃饭,到时候让她过来给你现场指导,帮你雕琢雕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