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慎台望过来,继续说着:“让你不由自主地在他所营造的神话世界里遨游。” 慎台轻点颔首。 不由自主的,他脑海里想起了前年人民日報对张麟的评价。 认为国家宝藏出圈的不止是那些价值连城的国宝,还有国宝般的张麟。 因为他同样是“国宝级声音”,当代央視最有磁性的声音之一,也号称华夏最贵的声音。 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上,他温文尔雅的主持、庄重大方的解说,不夸张的说感染了这一代电视人。 跟任志鸿老师一样,他的声音也被国家图书馆收录,被华夏航天收录在太空播放,被誉为“一个百年不遇极其罕见的非常标准的国标声音”。 连新嘉坡的一家顶级报纸都称赞,说张麟在这档节目里,他含蓄而质朴地主持风格,将华夏文化传达给了世界。 在他的身上没有“秀”色,有的只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品位所折射出的中华文明的深邃和厚重。 联想到这些,慎台不由失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宣传口工作多年的他,太清楚这代表了什么。 这代表着张麟的技艺已经臻至大成,达到了大师级的地步,可以开宗立派的程度。 通俗点说,他就是主持界的郭徳剛、赵本僐。 这两位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已经无需赘言,那是传奇一般的人物。 然而他们达到那般地步,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方才技艺臻至化境,成为了文艺界史书留名的存在。 张麟呢? 他才多少岁? 二十郎当岁的他,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做到这一步,他未来的路到底在哪里? 想到这些,慎台由衷理解张麟的抉择。 真的,只要他的才华不枯竭,哪怕自己退休养老哪怕自己病重离世,哪怕央視换了十几任领导,张麟依然会如定海神针般在央視发光发热。 如此一想,这抉择就很明智了! 思虑间,坐在另一边的副台长袁镇明附和感慨道:“老过你夸的不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