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大方向还是要她这个盛皇陛下把关的。 …… 接下来许久戌嫚都没再梦见后世之事,因此她的睡眠质量无比之高。 一统后的华夏在戌嫚和众能臣武将的全力经营下蒸蒸日上。 短短十年时间,基建狂魔属性的华夏人,就将全球联接在一起。 每条路线都是文武大臣们精心策划后实施建造的。 遇山绕行,遇水搭桥,尽最大可能不去破坏华星原本格局。 偶尔遇到地龙翻身(地震)毁坏了某些地方,大秦将士和劳动人民也会尽可能将其复原。 即便大秦科技发展得十分之快,环境不但没被破坏,反而还加强了各地荒漠的环境改善。 人才也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心圣地,尤其是咸阳学宫,在全球各地建立了多所分校。 分校成绩最优异,人品最可靠的人将会被选派到圣地学宫深造。 而各地人才均以能进入圣地学宫深造为荣。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才的不断增加,大秦发展愈加繁荣昌盛。 得知华星之外还有外星人的消息后,各地驻军丝毫不敢怠慢,始终与时俱进的训练战斗本领。 生怕哪天外敌来犯时,自己连反抗之力都没有。 大秦高科院在在全球一统第二年便正式成立,珍嫚成为高科院第一任院长。 她的研发团队也从咸阳学宫正式迁到他们的研究院,各行各业的研发,进行了分工。 为了应对未来某个时间断突然出现的外敌,珍嫚这位卷王之王将嬴氏卷之本色带到高科院。 从此后,大秦科技突飞猛进,短短十年时间,路上跑的,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各种交通工具应有尽有。 从蒸气时代进入电器时代再到如今的科技时代,全华星人民脸上都带着无比幸福的笑意。 大秦国企工作,是百姓们心中最渴望进入的香勃勃。 当然,农田耕作也被管理得井井有条,无人敢荒废土地,更无人敢浪费粮食。 …… “盛皇姑奶奶,您还如此年轻,岂可就此退位?” 又二十余年过去,成为盛皇三十六年的戌嫚将培养好的侄孙推上三世皇帝之位。 十八岁的侄孙嬴隽承无辜的看着自家盛皇姑奶奶,“侄孙还年轻,实在担不起如此重担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