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问卜-《犁汉》
            
            
            
                
    第(3/3)页
    但众将汹涌皆不能动摇谢弼的理智,他只问了句:
    “道理再是道理,也要落实到吃饭。没粮,咱们怎么都不可能鏖战到大本营来援的。”
    但谁知张旦诡诡一笑,指着一个方向道:
    “谁说我们没粮?看,都在那里!”
    说完,众将皆看向张旦所指之处,却正是不远处的九门城。
    ……
    九门城内,临时郡国府。
    咱们的冯巡正在求卜于府上的相士。
    此刻,一名老态龙钟之巫觋,正烧着一段牛骨,然后摇头晃头地告诉了一边紧张的冯巡:
    “不吉,昔纣以甲子亡,谓之疾日,兵家忌之。”
    今年虽然在天下出现了三个年号,但从天干地支法而言,今年确实是甲子年。所以冯巡听到这位名传一方的巫觋的批词,大为沮丧。
    他不甘又带着点惶恐,问计道:
    “那如何逢凶化吉呢?”
    巫觋不再说话,只是默默一敛衣,便退到了精舍,留下他的徒弟和冯巡继续周应。
    片刻后,冯巡留下一笔不菲的钱粮请老相师做醮,然后就面带郁气的退回了府邸。
    一出来,冯巡边上的一位英武吏佐就再忍不住道:
    “国相,守城不去问豪杰事,哪有去卜问鬼神的道理?再且不说那个老相士看着就像是图钱粮的,说什么纣以甲子亡,那岂不闻周武还以甲子兴呢?与其寄托于鬼神,不如虚怀下士,激励豪杰,上下一心下来,九门自然固若金汤。”
    说这番话的人就是本县豪杰郭昭,在冯巡移军到九门后,就率先投奔其门下,做了一名帐下督。
    但郭昭的劝谏并没有得来冯巡的称赞,而是被其训斥了一句:
    “那谁是周武?城外的泰山军是?”
    这下子,郭昭不敢再说话了,脑门汗直流,慌忙退让到了一边。
    冯巡夜没有追究郭昭,而是背着郭昭的面叹了句:
    “事到如今,也就鬼神能应一应我了。”
    可能有些人在疑惑,为何冯巡如此沮丧毫无斗志?他的援兵镇北军团不是已经南下了吗?还有城内少说还有三千人马,数十万石粟,要守不是很简单吗?
    但这些都是局外人的看法,局内人却是知道冯巡日夜焦虑的原因是什么了。
    就是城内有敌军的内应,但冯巡却找不出来。
    前者如果只是问题的话,那么后者就是大问题。
    原来在泰山军的张旦和董访两部会攻九门外围砦的时候,当夜就有溃兵溃入城内,而那个时候就被混入了贼军奸细。
    本来探谍潜伏在城中是非常容易被暴露的,因为随时都有兵丁巡视刺奸,查符节身份。
    所以探谍要想潜伏下来必须要有地方能躲藏,还能供应其水米。而能满足泰山军探谍条件的,唯有城内的豪势人家。
    虽然不知道豪势们有什么理由这么做,但不妨碍冯巡在怀疑他们。
    而且冯巡是怎么知道有奸细潜伏入城的呢?就是之前探谍策反他麾下的诸将,然后被人捅到了他这里。
    这个时候冯巡又开始怀疑了下面的将领们了,因为他不信泰山军就只试图策反某几个。而人数真的如果很多的话,但到目前为止,却只有一两人主动来报,这是不是说明已经有很多人已经被策反了?
    冯巡活觉得自己就像坐在火山口,毫无安全感。
    心情不好,冯巡自然对郭昭这些身边人没有什么耐心。
    最后,冯巡在郭昭等卫士的护送下离府去城头上又巡视了一遍。可见,冯巡并不糊涂,还是知道自己要依靠谁的。
    但等郭昭将冯巡送完,其人却在夜里偷偷逾壁见了一个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