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下一城,临水关-《太古记》


    第(2/3)页

    “天地玄黄归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归位,二十八星宿归位,三十六天罡归位,七十二地煞归位,诸天星斗归位!”秦云一声呼喝,天空中落下一道霹雳,正好落在金霄剑上,金霄剑顿时电蛇游走,“本来紫霄剑更为合适做这个法式,但破口地狱之门显得有些力不足心,也唯有这把掌管征伐的宝剑才能做到了。”

    又见秦云咬破自己的手指,不知从何处招来一叠黄纸,金色的血液飞溅,秦云以纸代笔,黄纸飘洒,金色血液在他的手指下龙飞凤舞,在黄纸上写下一道道符文,符文完成之时,金色血液已经变成了赤红如朱砂一般的颜色,即使雨水也无法化开符文的字迹。

    符文很深,深的如血,仿佛到了九幽都无法变得模糊,这是一种预言着来世的符号。

    轰,无数黄纸间,燃起一朵朱红色的火焰,正是秦云的冰蓝焰,冰蓝焰燃烧着,所有的黄纸同时燃烧起来,化成灰烬。成为一道符文链。组合起来,形成一道黝黑的大门。

    “这是地狱之中,这厮想要做什么,难道想闯进地狱把人就出来么?”众人惊骇,即使吴霸天也沉默不语,手中的蟠龙拐捏的很紧,没有人注意到他手上的动作,但他似乎很紧张。

    “地狱有大人物镇守,生死判定,否则整个人世间早就混乱不堪。我没有把握将巫闲的人魂从地狱带出来,但我能够利用他剩下的两魂七魄,来招引他的人魂归来,因为有我渡给他的一丝生气。这一丝生气就是他不死的证明。就算是大人物也未必能发觉!”

    “当真!”老者这个时候终于有些动容了,“巫闲乃我巫神殿天才弟子,其天分远超同代人,但也因为他的天分,害苦了他,天才总是容易得到宠溺与娇惯,真正的宝剑却是要经过磨砺才能变得锋利起来,若他这次死而复生,或许能改变一些,我巫神殿不会追究你的事!”

    “有你的这句承诺即可。我这次要进入剑冢取来世花,你能否通知十三城的人方行?”

    “三十城是巫神定下的规矩,没有人可以改变,我只能保证巫神殿的弟子镇守的城池会对你们礼待有加,你们可以饮食住宿,休整一番,恢复体力,还能享用巫神池,这是最大限度了。”

    秦云知晓不能太过分,巫神殿镇守的城楼一共有三座。还有五座掌握在其他十个大家族的手里,能有三城之地休整,他已经满足了。“如此也罢,看我将巫闲的人魂引回来。”

    群雷落,地狱之门不断颤抖。隐隐将要崩碎,秦云不敢怠慢。手中金霄剑当场劈下,大门碎裂开来,一股庞大的死气从地狱之中溢出,站得近的修士只感觉头晕目眩,便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却是少了些阳气,昏迷过去,幸得没有大碍,见此情形,众人进阶避退。

    “施展此术的人,必须深谙生死之理,方能打开地狱之中,否则根本无法沟通地狱,可想要领悟生死之道,必须要经历过生死轮回才可,难道这人看似年纪轻轻,却是大人物转世,如此说来,灾厄之体的传说或许是真的。”想到此处,老者却是不敢再想,生怕招来杀生之祸。

    “两魂七魄归位,独缺人魂,地狱不收生灵,将巫闲人魂速速还来!”秦云脚下风起,湿漉漉的衣衫却也飘扬其起来,手中金霄剑不停挥舞,在半空中舞着一个个玄妙的轨迹。

    嗡,突然,地狱之中传来一缕生机,秦云知晓,这一缕生机正是他留在巫闲身上的那一丝生气,靠着这一丝生气,巫闲的人魂才能够从地狱中出来,逃脱阴阳审判的法则。

    一缕魂魄从黑暗的地狱中飘了出来,就在这时,一直大手也从地狱中抓出,秦云看得清晰,且认得这只大手的来历,那是地狱中坐镇的大人物,加上这次,秦云已经遇到过三次。

    “三次了,我们也算是有些缘分,这可惜这一次我仍然不能让你如愿,人魂出来。”

    巫闲的人魂飘出,落入尸体内,秦云冷冷一笑,又从衣袖里抽搐幽冥匕首,漆黑的幽冥匕首不知何时已经充满了死气,这是一把来自九幽的死器,秦云手执幽冥之匕抛出,一道黑光直接洞穿了大手,“幽冥之匕乃是你的克星,我无意伤你,你回去!”

    秦云的话语似被地狱中的大人物听到,一道声音传入他的耳中,而旁边人却一无所知。

    “宝体,又是你,千万年前我就警告过你,可你居然屡屡来犯,末世之时与你一齐算账!”

    说完,黑色的大手终于沉入地狱,死气收敛,秦云身前的地狱之中终于不堪承受,符文碎裂开来,死气突然之间消散地无影无踪,众人这才缓过神来,地狱之中已经消失了。

    “咳咳!”这时,原本冰冷的尸体咳嗽起来,巫闲死而复生,终于缓过一口气,“生死之间有大恐怖,我终于体会到了,宝体,这次真要谢谢你,这一次的磨砺终于开启我的锋芒,韬光养晦百年,还不如今朝在地狱走一圈,只可惜这种事非常人所能办到,我欠你一个人情。”

    巫闲的脸色仍然显得有些苍白。一时之间。他的血气还没有恢复过来,仍如一具死尸。

    “巫闲,既然你已经醒来,那么此地就交予你负责,好好招待宝体,巫神殿欠他一个人情。”

    吴霸天见巫闲醒来,跺了跺蟠龙拐,他已经隐居此处多年,静心修炼,不愿再多惹是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