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扎针-《大唐富家翁》
第(3/3)页
“大公牛,我饿小肚子里热乎乎的,怎么回事?”
“当然是我扎针的功劳了”
“扎针?不是还没扎吗?”
“金针、银针、肉针都是针,怎么没扎过呢?不是刚,这不针还在里面,没拔呢”
“你讨厌啊,你的这个肉针还有这能力?那我是不是每天这样扎一次,以后肚子就不痛了?”
“我的公主大人,是要每天扎一次,不过不是这样扎,是用银针扎”
“不要,银针扎则太痛了,这个针扎着舒服,舒服的象要飞了天一样,就要这个针扎”
咸宜说着,扭动着『性』感的『臀』部在秦轩身上研动着,如同一个柔软的水母一般,软绵绵,柔滑滑的。
“啊!它又要扎我了,我要拔针,受不了了,没力气了”
“叫你『乱』动,小心我再扎你”
“哼~怕你啊,不过今天算了,太累了,明天再给你扎……”
“嗯,躺好休息会,一会出去,不然会被笑话的”
好在房子经过秦轩的局部改造隔音,咸宜的叫声不是一般的大,而且绝对魅『惑』,当然,额外也是绝对开放的,没有不敢做的动作。
“你惠妃娘娘将那个配方给了谁?”
“玻璃配方给了李尚书家,酒的配方给了哥哥家,我把酒的配方要回来还给你”
“不用,做人要信守承诺,不然以后谁还敢相信你,再说我又不靠着这两样东西吃饭,有没有都无所谓,就给你哥哥经营吧”
秦轩没有多问什么,知道是谁在经营即可,他们经营玻璃和酒的作坊,都是自己躲在幕后,一般的人可不会知道这些作坊竟然会是尚书令大人和王爷的产业。
唐朝有明确规定不许朝廷官员经商,美其名叫不与民争利,难听点就是读书人不去做那贱业。经商的是排在士农工商里最后的,读书人是看不起经商的人。
现在大部分做官的都有自己的生意,不是挂在自己人头上就是找人在前台经营,自己都做幕后掌柜。
这个时代读书时件很费钱的事情,光是书钱一般百姓根本就负担不起,做官的大部分都是大家族或者官宦子女,寒门士子有,但是占比例比较少,很多寒门士子基本都是乡镇里的乡绅或者小地主,这些人在那些大家族人眼里,都是属于寒门。
看看朝廷中多少李姓、武家、韦姓、杨姓、崔姓、裴姓、萧姓、王姓这些不是大家族就是皇亲。
现在如独孤氏、荣阳郑氏、范阳卢氏等大家族,有的渐渐没落了,有的家族中没出过什么大官,但是在中低层的官员队伍中还是有一定的基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