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任督二脉-《大唐富家翁》


    第(2/3)页

    唇,在龈交与督脉交汇,在通过鼻翼两侧上行至承泣穴,交予足阳明胃经。

    任脉上抵颏部,下抵屏翳会-阴,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屏翳,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是经络中很重要的经脉,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通,奇经八脉通,则百脉通。

    秦轩前世可是从武侠小说里知道,任督二脉一旦打通,习武之人功夫会突飞猛进,只是秦轩修炼“心诀”,不知会有什么效果。

    秦轩是学习中医的,很了解这些经脉的问题,其实经脉都是通的,无非就是涓涓溪流和大河的区别。

    之所以修炼内功要通经脉,就是要拓宽经脉,以达到比常人更宽阔的经脉,经脉越通畅,人体质就越好。

    如果经脉要是不通,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疾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对人体之经脉有无病患的阐述。

    “心诀”是张斌的师傅传授给他的,张斌的师傅是个道士,而“心诀”中的任脉的运行方式和中医的经络循行方向相反。

    督脉是“阳脉之海”,任脉是“阴脉之海”,阳升阴降,阴阳平衡,真气从督脉的起始点胞宫而出至屏翳穴沿长强穴、命门、风府上行至百会穴,在鼻下齿龈部位的龈交穴交汇于任脉。

    真气运行至任脉,沿任脉经脉在一路下行通过天突穴、膻中穴到丹田部位,也就是关元穴的部位,也是胞宫的部位,这就算一个周天运行完毕。

    “心诀”的任督二脉的运行一周天的路线,是顺督脉而逆任脉而循行,

    秦轩虽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心诀”这样的逆而行之的运行一定有它的道理。

    不过秦轩还是先选择中医传统的路线运行来拓宽任督二脉,然后在按“心诀”的运行一个小周天的方法修炼。

    毕竟经脉要一条一条的来拓宽,拓宽了每一条经脉,然后在相会融会贯通,这样就是水到渠成了。

    秦轩知道,逆水行舟将要花费更大的力气,经络循行也是一个道理,也许这个“心诀”的任脉的逆行才是修炼“心诀“的关键之处。

    逆行任脉一定是修炼“心诀”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关卡,秦轩觉着这就是“心诀”入门的关键。

    运真气顺经脉而行不是很难,古人在修炼内力时,一般多是按照内功的图谱或者传下来的内功口诀进行修炼,而不是按照传统中医的经络循行路线行走。

    秦轩觉着很多人无法修炼成功,就是这个任脉逆行给卡住了,任脉顺行都没有通,何况是逆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