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酒后失德-《继室难为》


    第(2/3)页

    勤政殿里,站的还有吏部尚书祝黎,大理寺卿范青逸,户部尚书崔正等几人。

    “微臣张清和叩见圣上,吾皇万岁!”张致远神色不变,恭敬地叩安。

    “张卿平身。”宣武帝看了看张致远,神色平静。

    宣武帝召见他们几个,说的就是南巡之事,这已经是宣武帝的第三次南巡了,待此事议完。宣武帝复说起两江开海禁之事,这事儿就该户部尚书崔正管了,只让其他上良策,宣武帝听了几人意见,沉吟良久,摆手让几人退下了。

    张致远从宫中出来。在宫门前和范青逸的官轿碰上,张致远知道范青逸这是在等自己,便邀范青逸到自家里,范青逸本来就有此意,欣然同意了。

    坐在官轿中,张致远心中默想,皇上南巡的用意,以及开海禁。这南巡无非是想体察民情,肃清贪官污吏。而大开海禁,也是想效法前朝,设立市舶司,开通海运。赈灾、用兵、修建河堤、通凿运河,维持朝廷日常开支用度……无不需要钱,虽然盐税使得国库比往年充盈,但天下承平日久,人心懈怠,天灾人害,杂然并至,国库无钱不行。这开通海运,改漕运为以海运为主,漕运为辅,南边的商贸发展起来了,京里的钱袋也会充足起来。然而海禁之事却是在朝中被过半数的大臣反对,其中最激烈的,就是以傅阁老为首的官吏以及他们背后所站的侯门世家。而他们之所以会反对,就是担心海禁移开,南边出身的官吏和商贾势必相连,威胁到他们的地位,还有一些世家豪门自恃身份,不喜商贾,担心地位受到冲击。

    张致远修眉微挑,盛世之下,隐伏着痼疾。圣上不是不果断,不是不想管,而是都城世家大户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为避免朝野动荡。而且圣上有这个魄力,不然也不会让他作为圣上在江南的利刃,清除江南盐政上的蛀虫了!

    张致远和范青逸在外书房里谈了一场,范青逸咂咂嘴,道:“睿王爷越发看不清形势了,怎在勤政殿外情绪外露,不过致远兄,你可是被他盯上咯!”

    “呵,那吏部右侍郎是站在睿王爷那边儿,吏部尚书是皇上的人,这才没让我在吏部的行事受多大掣肘。”张致远淡淡道。

    张致远这边提及了吏部右侍郎,安宁这边儿还正对上吏部右侍郎的夫人宋氏。这事儿还要说起张瑶及笄之日宴席上宋夫人醉酒所说的醉言醉语。这都过了好几日了,宋夫人突然送上拜帖来,意欲上门道歉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