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合译出书,抢先出药-《重生一九零二》


    第(3/3)页

    1890年,德国犹年轻医生保罗·埃利希在r.科赫教授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任职,科赫是著名的细菌家,他首创了“细菌染色法”――即用染料使细菌着色的办法,为细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细菌染色法的创立,使科家们能够使染料特定地附着在病原体上染色,而不附着人体细胞。从此以后,寻找治疗疾病的“魔术弹”便成了很多科家的梦想和实践,并为日后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模型。

    之前曾经提到过,陈强从外国化杂志上知道了一种化药“阿托西耳”(名氨基苯胂酸钠),能够杀死锥形虫,但副作用大,往往使病人失明。而当时的化家已经测定了阿托西耳的分式,证明它只有一条含氮的侧链,难以被修饰。

    但陈强却知道化家们所测定的阿托西耳的分式是错误的,它还有一条不含氮的侧链,能够进行修饰,并且其合成衍生物的一种便是历史上第一个治疗梅毒的有机物,商名为为606,又叫砷凡纳明。

    对于陈强来说,他需要一种能赚快钱的途道了。所在,这段时间陈强便是在王卓然等助手的协助下,在实验室里全力地合成衍生物。有正确的理论和方向,陈强自然不用象历史上606的发明人那样合成千余种样再进行甄选淘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陈强和助手合成出了二十四种样,并整理了全部流程。

    按照陈强的判断,他很确信砷凡纳明便在这二十四种样之中。而有这样的自信,并有这样的速,绝对会让人瞠目结舌,惊掉一地眼珠儿。实际上,陈强不仅是投机取巧,而且别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困难是如何验证这些衍生物对于梅毒病菌的有效性,建立一个生物细菌实验室,再招聘到生物细菌专家来研究,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在陈强被逼得产生了要绑架囚禁一些感染梅毒的坏蛋进行不人道的“活*体试验”时,从日本传来的一个消息,让他一下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