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唯一希望-《假如世界只剩下女人》


    第(2/3)页

    “小黛,我熟悉完实验室的设备了,下一步该做什么?”李絮问道。

    “原本想让你参与几个小项目锻炼一下,不过现在公司情况不乐观,我想让你直接参与新型水稻的研究。”陈黛面带忧色。

    “公司败诉的消息我听说了,我们能做出与未来公司相匹敌的新作物吗?”李絮听到败诉消息时心里也是一沉,她固然因为应聘的事讨厌未来公司,但是不得不承认未来公司的技术底蕴还是很深厚的。

    “能,只要新型水稻成功,公司就有希望。”陈黛说起水稻稍微恢复神采,开始详细地给李絮介绍这个重点项目。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部分,在暗反应中是一系列碳化合物,这些碳化合物构成一个循环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淀粉中。自然界中大部分植物是碳3循环,这种循环从几十亿年前用到现在。水稻、小麦都是碳3植物。

    在3500年前碳4植物才出现,直到600万年前碳4植物才成为生态意义上的重要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碳4循环比碳3循环效率高。在低二氧化碳和高光照下,碳3循环反而会吐出二氧化碳。因此碳4植物在热带地区取得优势。玉米这种高产作物恰好就是碳4植物,因此将水稻和小麦改造成碳4植物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途径。

    立体农场相比较于自然农场,需要额外的电能输入,地价和楼层造价。因此想要立体农场赢利,最好的方法是加快作物的生长速度,使得一年内能产出更多批次的粮食。想要多次收获,就必须施加强光照。前世靠近赤道地区水稻能够一年三熟,而温带水稻只能一年一熟。但是碳3作物在强光照下反而会降低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这样就不能实现更多批次收获。而3500万年前才出现的碳4植物是理想的立体农场作物,碳4作物不仅能适应强光照,而且需水量比碳3作物需水量少。

    因此,碳四水稻一旦成功,就可以扭转玉米是人类主要农作物的局面,使得绿洲公司能大量低成本地生产大米。考虑到大米的口感远比玉米好,改造后其利润远高于玉米,这是挽救公司的唯一希望。

    连续两个月,李絮每天12小时扑在工作上,就连周末都泡在实验室。无论是前世15年还是后世15年,李絮都没有工作经验,更没有实验操作经验,所以李絮很珍惜参与新型水稻的机会。这会让她能实际学到更多知识,距离实现梦想也更近一步。

    每天陈黛和李絮是最晚下班的,因此两人经常结伴去客来香饭店。

    机器人服务员将菜运到餐桌旁,用机械臂将菜端上桌。

    “玉米的碳四基因每次都不能在水稻细胞里表达。”陈黛叹道。

    “水稻本身的维管束鞘细胞挺大的,很接近碳四植物的花环结构,按理来说应该比较容易转化为碳四植物。”李絮夹起一片烤熟的牛肉放进嘴里。

    “不说了,整天想,头都大了。”陈黛抱起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