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谁是渔夫-《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而河西这边,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是军商一体。

    出塞的商旅,都会想方设法,挂靠在大将名下。

    更会尽心尽力的打点上上下下,哪怕是边塞的队率、军候,只要有权就能拿到好处。

    故而,出塞的商旅,基本上都可以视作某位汉家大将的商队。

    所以,他们在西域遇到麻烦和问题,汉军才会那么积极的干涉和救援,甚至不惜以战争来解决问题。

    张安世对此心知肚明,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这些事情罢了。

    原因嘛,除了老生常谈的‘水至清则无鱼’外。

    更重要的因素,来自于他本人的私心与野望。

    甚至可以这么说,张安世是在有意的放纵和默许了他麾下诸将与官吏参与对西域甚至更远异国的商业活动。

    自古,财帛动人心。

    利益,永远是最好的武器。

    正是在这些利欲熏心的贵族、官僚的贪欲与野心之中,居延、河湟所产的毛料,终于成为了和丝绸一样的出口创汇产品。

    自四月以来,毛料出口数量屡创新高。

    及至如今,每天通过玉门、阳关,流向西域甚至漠北的毛纺制品,已经达到了平均五百多匹的水平。

    而这些毛纺品换回来的,则是黄金、珠玉、牛羊、奴婢。

    仅仅是上个月,毛料贸易就为居延、河湟的工坊创造了价值一千多金的利润。

    一个月,净利润一千多金?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难以想象的商业利益!

    旁的不说,单单就是这些黄金的净流入,就已经可以宣布,整个西域王国,都在为汉室打工。

    更关键的,还是由此带来的其他各种影响。

    更将整个河西上下,尤其是居延、河湟,彻底绑上了张安世本人的战车。

    很快,这些人就会知道,他们必须为他们生产的那些商品,找到更多更大的市场了。

    而唯一的途径只有一个——战争!

    当然,在现在,所有人还一无所知,懵懵懂懂,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

    所以,张安世也就无视了常惠等人

    在私下的动作。

    他扬起马鞭,笑着道:“为什么要管?”

    “有人自己要作死,却不来请示,吾又何必去做那个恶人?”

    “等他们吃到苦头了,自然会知道,谁才是这个世界上对他们最好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