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汉元1836》


    第(3/3)页

    哪晓得刘锡命今天却反其道而行,将这番话讲了出来,只是从这几人的表情来看,怎么感觉效果还不错呢。

    荀博文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对于刘锡命却又有了新的认识,昔日赵太祖杯酒释兵权,今有二少爷片语定军心,果然是非常之人,效忠之心又胜了几分。

    刘锡命将几人表情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喜,穆敬难今天这话确实是触了他的霉头,人事任免是一个组织的重中之重,哪里有他人置喙的道理。

    当然,他也大可先表面应承下来,转头再用其他手段将穆敬难敲打一番,不过他仔细思量,这么做未免有摆弄权术的嫌疑,眼下队伍还比较纯洁,用这种方式反而不利于干部成长。

    这也是他为什么把陈翊定一起叫上的原因,这个丁房执事现在也有些跑偏的趋势,如果不及时纠正,只怕真要上演外戚之祸了。

    好在他还是顾及了这位大舅老爷的面子,只是通过敲打穆敬难来震慑,陈翊定面色转换几下轻声问道:“二郎,你刚才说的在理,不过这么一来,往后各级人员选拔该怎么做?”

    “这事就要靠丁房来完善了,先要结合各种考核机制将每人的年度表现建立档案,提拔人员时,还要由基层官兵或者是工人进行民主推荐,最后由丁房会同治房给出推荐意见,再由我来从中挑选……”

    “这,刚才还说了人事任命不能操持在下面人手中,怎么现在又要让基层人员来参与其中了?”

    刘锡命咧嘴一笑,让基层人员参与干部选拔和高层人员直接推荐可不是一个概念,一方面让基层发声有利于推荐出最适合岗位的干部,另一方面也相当于多了一层监督体制。

    中国的官本位制度是怎么形成的,还不就是因为这帮当官的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吗,况且越早让基层人员参与到这些工作中来,也越能够培养出民主氛围。

    对于未来如何构建一套符合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刘锡命也有过一些思考,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脆弱性,要想一步到位显然不可能。

    君不见白皮们从中世纪的封建贵族向君主立宪转变都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刘锡命自忖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将萌朝一下子拉入民主社会,所以这些小的布局从现在就要开始慢慢布置,将来如果势成,才能逐渐形成惯例,从而影响后面加入的人员。

    刘锡命笑着给这几人解释了几句,“大家最近都学过物心学和大同主义,应该知道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咱们的村子、部队要想治理成功,怎么能离得开他们的参与呢。”

    “反正这事你说了算,回头我弄个章程给你看看”,陈翊定自觉丁房的权力又被削减了不少,对于这个问题也就是随口问问,见刘锡命没有拿自己开刀的打算,他内心松了一口气敷衍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