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些人死于流弹中,但是他们的同伴表情冷酷坚定,没有丝毫的感情色彩,直接踩着他们的尸体,补上了空缺。 冲,冲,冲…… 滚滚洪流,涌进了城市、巷道。 死去的人,不过是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忽然腾起,又迅速落下,本身就是洪流一部分,无人关注。 普通的观众,或许没有什么感受。 或者说,他们只看到了,战争的悲壮、惨烈。或者,大场面好看,刺激,肾上腺素飙升。 只有一些嗅觉敏锐的影评人,通过余念的镜头语言,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审视、批判、质疑? 几个影评人对视一眼,有几分意外。 当然,更多的,却是兴奋。如果只是单纯的商业大片,他们可以写的东西,真的不多。 要是余念在大片之中,埋伏了一些隐喻…… 嘿嘿,他们就有得说道了。 事实证明。 电影没有隐喻。 因为在长达十几分钟的战争场景结束之后,电影剧情的节奏,顿时缓了下来。 作为电影的主角,胡英商在戏中,饰演了一名英勇的军官,他奉了上级命令,攻占了“敌军”的要塞。 他成功完成了任务,但是部下死伤惨重。 这让他陷入迷茫之中,因为所谓的“敌军”,在几年前还是一起联手,共击外敌入侵的友军啊。 大家都是自己人,为什么还要打仗? 他困惑苦恼,无人可倾诉。 没等胡英商纠结多久,他又受到上级指令,带着残部与其他队伍汇合,奔赴了另外的战场。 更大规模的战争,在险峻的地势中进行。 由于胡英商作战英勇,所以被任命为一个分队的指挥官,带着才重新整编的部队,试探性进攻。 轰隆,轰隆,轰隆。 要塞上,立即推出来一百多门大炮,轰向了四方。密集的炮火,把方圆十几里地,炸得寸草不生。 胡英商的队伍,死伤惨重。 他也受了伤,被送到了后方疗养。在干净整洁的医院中,他看到了许多缺胳膊少腿的同僚。 他伤感、悸恸。 之后,他自闭了,甚至出现了厌战的心理。哪怕身体的伤势彻底恢复了,他都没想再上战场。 直到一纸调令下来。 几个旧部找上门,他才不情愿穿上军装离开。 嘶…… 这段剧情,反战的思想,昭然若揭。 也让几个影评人抽气,他们窃窃私语。 “这段剧情,究竟是怎么过审的?” “大导演的面子,这么给力的吗?” “不对,后续肯定有反转……” 一个影评人笃定。 他也猜对了。 胡英商带领部队,再次回到了要塞。 不过这一次,他的任务不是进攻,而是打掉要塞四周的势力,让要塞困守孤城。 他终究是军人,习惯了服从命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