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探监(三)-《三国平云传》


    第(1/3)页

    第291章  探监(三)

    狱卒离开后,王平就开始仔细的大量起眼前的这位大贤士,管宁曾被称为隐士,除了是他不喜官场,不好功名外,王平想应该也跟他的样貌装扮有着一定的关系。

    看着管宁也就四十岁的年纪,一副仙风道骨的气质,可不比那些神境高手差上多少,就见他留着细长的胡须,又盘了一个道士的发髻,脸上还带着潇洒脱俗的笑容,活脱一个修道之士。

    王平把饭盒递给了管宁后,就先开口问道:“管大贤者,在这监牢之中过的开还顺心啊!”

    管宁没有回答王平的问话,而是拿着酒壶给他示意,然后就仰着脖子喝了一口。

    “管大贤者,倒是悠闲惬意,可是却苦了北丰县的百姓们了!”王平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您可知道,这一壶酒的价格,都快赶上一户百姓家一天的口粮了!”

    听了王平的哀叹后,管宁果然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模样,他十分好奇的看着王平,心想这人到底是什么来路,年纪轻轻竟然心怀着百姓的疾苦,不像是袁绍那边的人啊!

    “百姓能否安居乐业,那是当权者需要操心的事情,跟我这一介囚徒可扯不上什么关系。”

    管宁有心试探王平,便故意说道:“我观小哥器宇不凡,应该不是商户出身,莫非是那公孙瓒的后代?可惜公孙瓒已死,这辽东再也不是他的地盘了。”

    “大贤想要问我出身,可以直接开口无需如此的拐弯抹角。”

    王平看出了管宁的意思,就略带不屑的反驳道:“商人出身有何不妥了?在东海城一切有技艺的人,都可以得到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你可知道我们东海郡的管理者就是个商贾出身,而我军中的军师也是一名商人。”

    不等管宁发问,王平就继续说道:“可是正因为这两位商人的功劳,整个徐州的百姓才都愿意东迁到东海郡来居住,此时这两位商人是不是要比那皇亲贵胄更得民心那?”

    东海城的发展一直都是隐秘着的,所以管宁根本没有听说过什么中岛军势力或者东海郡势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