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导演是门真正的烧钱玩意,对于普通人真的很难烧出点名堂。 “邱导,组委会让我通知您,今天晚上有着各大评委的见面晚宴,还请您事先准备一下,到时候我过来接您。” 邱木点了点头。 据他所知,今年的评委会一共有着7位成员,他是唯一一位东区人,除此之外,来自于美区的评委亦只有一位。 对此。 邱木觉得。 好莱坞最不喜欢参与柏林电影节的原因之一,大概便在于时间,2月份,大多都忙着颁奖季,与奥斯卡的诱惑相比,柏林自然显得无足轻重。 何况。 这些年。 柏林在三大中是真的拉胯。 评委晚宴,邱木觉得他已经预料到了一场扯皮的序幕,即便,他是主席,也避免不了。 甚至。 和这些有着艺术追求的家伙们扯皮属于困难模式,姜艺便是例子,一般,这些对于艺术越坚守的家伙,越偏执,越难缠。 这一点。 从李安到卡梅隆、诺兰这些耳熟能详的导演身上都能找到现实事例。 技术狂魔卡梅隆; 实景达人诺兰; 高帧电影李安; …… 例子数不胜数。 柏林时间19点,邱木在助理的带领之下来到了现场,电影节尚未开幕,所以,他们可以在避开记者的情况下安然地享受着的今晚的时光。 会场的大厅,一片灯火辉煌。 当然,参与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大多是柏林电影节利益相关人士。 伴随着邱木走进现场,一时间,大多数人的目光都不禁齐刷刷朝着他望来,年轻的东方面孔,哪怕不用自我介绍,他依然能让所有人都认识他。 这便是声誉。 三大大满贯,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亲切的邱,我们终于再见了,我还记得,我们当初第一次见面还是在戛纳电影节之后,你还是这么年轻。” 在此。 一位有些大腹便便的标准西方面孔的中年男人,满脸洋溢着笑意向着邱木走来,分外热情。 邱木知道他。 约翰·拜尔,一位来自于英伦的老导演,他的电影属于那种标准的学院派,说好听点叫匠心,说难听点叫老旧。 当然。 老旧不代表电影不好看,套路这玩意,现在的大多数电影基本上都套路,套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将套路演绎地精彩,这才是关键。 毕竟。 类似于复仇的戏码,搁莎士比亚那年代便已是西区的常见故事,但,这么多年来不还是历久弥新。 “约翰先生,你说笑了,你也和当年一样,没什么变化。” 邱木笑着和他握了握手。 他没有说谎,约翰这肚子,着实和当初一样的笔挺,大肚子和秃顶一般,大概都属于中年男人的常见现状。 这位,便是邱木在评委会的同僚之一。 其实,电影节在评委的挑选中,亦非常有意思,除开导演、明星、制片人……这些职业安排到位之外,这些年,关于地区的安排亦得到位。 地区多样性。 职业多样性。 甚至,可能还得有着性别保障、人种保障…… 所以,在邱木的六位同僚之中,充分具备着多样的可能性,有男有女、天南地北、老老少少,其中,约翰大概便属于老派代表。 “来,邱我给你介绍一下,毕竟,未来的几天我们可得一共好好工作呢。” 在约翰的带领之下,邱木见到了他的其他同僚。 其中。 最让邱木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位来自于美区的评委,安娜·贝乔,一位来自于好莱坞的女性制片人,在她身上,难得没有着西美人常见的显老姿态。 对于好看的人,任何人都会更多在意一些,这乃常情。 咳咳。 没别的意思。 结束了互相的寒暄,安娜特别热情地端着酒杯来到了邱木身前,作为好莱坞的制片人,安娜对于邱木很有兴趣,都不需要掩饰。 一位可文艺可商业的大导演,哪个制片人不爱呢? “事实上,刚开始我知道你是评委会主席的时候,我其实还稍微惊了一下。” 安娜巧笑地看着邱木的侧脸,很自然的说着,显得落落大方。 “哦?” 邱木笑了笑。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你的《鸟人》,要知道,《鸟人》最近可是横扫了整个颁奖季,大大小小的提名都快拿到了手软,所以,大家可能都会觉得,你会将大多数的时间放在奥斯卡那边。” 安娜说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