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距她须臾的上方似笑非笑,声音不轻不重地落到她耳朵里。 “就不让着你了。” 江淮眼睛瞪大了须臾,往日怎么未见他有这般大的力气? 秦寻低头,不再克制欲念的吻落在她唇上,轻声嘟囔,“都说了是让着你了。” 内室之中气氛缱绻。 从佛堂求来的同心锁闪烁在二人腕间,像是余生尽被缠绕在一起的承诺。 带着一腔热爱与虔诚,在浩瀚的时光洪流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秦寻勾唇看身下女子,调侃,“大将军怎么也会紧张?” “……成亲第一日,我不想打你。” 秦寻无声笑开,同她十指相扣,用掌心温暖化开她手心紧张之意。 垂目瞧她,眸色带柔。 原来总有一个人,会带你逃过时间的枷锁,掠过苍老与死亡。 见过一眼,便心甘情愿地赔上短短余生,自此一同虚度漫长。 …… 册立大典举办在七月上旬。 陛下下令一切从简,礼部可犯了难。 这向来有旁的可从简的,可册立大典这样的国之头等大事,如何能从简? 不过既是陛下交代,礼部也尽力削减了不少复杂的礼节。 可谁知这草案交上去之时,陛下却还是不满意。 顾昭微皱眉,道,“帝后大典何须分开,便一起进行吧。” 礼部尚书大惊失色,“这怎么行得?这……陛下,历朝历代都没有帝后大典在一起进行的先例啊……” “无妨,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顾昭再不理会他,低了头开始处理奏折。 礼部尚书一个人在原地又是急又是愁,最后见劝也劝不动,只能应了下来。 虽说皇后册立也要昭告天下百官朝拜,可这和即位立朝大典的重要性还是无法比拟。 但既然陛下说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这般执行。 同陛下共事了这么久,也知其不是一个忌惮祖宗规矩的,多说无益,礼部尚书只得退下。 故而册立那日,百官夹道,所有人都瞧见了陛下自轿辇下亲手搀着他们的皇后娘娘走下来,甚至还替她挡了轿前横梁,生怕她撞上了头。 皇后娘娘面上也无娇羞,就这样大大方方地把手放进了陛下的掌心之中,同他一起走过朱红长道。 离得近些的官员甚至听见了皇后娘娘小声的亲口抱怨,“这鞋也太容易崴脚了吧……” ……可谓是十分随性洒脱。 内侍的声音在这片广阔的空地之上悠然响起。 “日月德天,照衍升恒。承祖宗遗志,普天同愿,知黎元不可一日无主,知天地不可一日乏飨。社稷时难,为宏正遐风,式固万世,特以立朝,更年号为绥安,帝号昭和,布告天下,咸使闻之。于绥安一年七月初七。” “乾坤德合,内外制成,镇国将军嫡女苏氏贞静持躬,克赞恭勤,朕承天立极,匪独外治,内德亦茂焉,故同其共承宗庙,助隆孝养。承太皇太后慈命,今朝立朝,使苏氏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钦尊慈命,虔告天地宗庙,望广周知。亦立其子景明为太子,许其正位东宫,成人入主,其女惊澜为镇国公主,许封号明阳,钦此。于绥安一年七月初七。” 众人心下不免有些讶然。 纵使历朝有再宠爱皇后的帝王,也不曾在子嗣刚出生之际便许予太子及镇国公主之位,公主亦是不及半岁便有了封号,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盛大恩宠。 过往便有人传言顾大人一心倾慕于苏家小姐,视其为掌上珍宝,如今方知这传闻之真。 情爱予她,凤印予她,便是这天下,他都同她一起承下。 百官齐跪。 “陛下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察觉到身侧女子在偷笑,顾昭轻轻捏了捏她的手,面色从容看向百官,淡道,“平身罢。” 此后还有一系列的礼仪祭拜,苏翎陪他样样皆行毕,那礼部尚书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