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底是虚张声势的威胁,还是胸有成竹的警告,高演无法得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留给他和唐邕的时间,不多了。 想了片刻,高演下令全军继续警戒,并准备对付即将到来的攻城,却没有对其他人说起高伯逸劝降的事情。 …… 正如后世电影《功夫》里坏蛋给主角说“数到三”就只会报一声“三”,省掉前面的“一二”一样,在高伯逸派人射劝降信的当夜,杨素带了十几口“棺材”回来了。 里面全是米粒大小的黑火药! 如果是夏天,火药自燃恐怕还真是个大问题,高伯逸未必敢用。可是现在是深秋尚未入冬,这一招还是可以玩玩的。 高伯逸为高演准备了一份“大礼”,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就是黑火药。 不过是使用朴实的科学方法制造出来的颗粒黑火药! 结晶提纯,分组筛选,加入酒水捣泥,形成颗粒。与此同时,还制造了用纸卷和黑火药混合捻制的“引信”。 这些,都是高伯逸用来试水的。 制造火枪大炮? 呵呵,现在冶炼的科技树实在是爬不动,高伯逸估计到自己儿子当皇帝的时候,能不能有点雏形都难说得很。 钢铁工业,就是现代工业的基石,涉及的行业不是一个两个,不是某个穿越者拍脑袋就能搞出来的。 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或许还能看到点成果。 但是,实用性炸药的发明与普及,却不存在半点门槛,缺的仅仅只是理论指导而已。 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硝石,硫磺,木炭这三样东西,偶尔会发生“爆炸”,两晋的时候,某些炼丹的道士都已经发现了这个原理。 但他们不知道比例,经过很长时间的摸索,排除了“芒硝”这种东西的干扰(古人长久都受困于芒硝和硝石,分辨不清),在唐代的时候,黑火药就已经用于燃放烟了。 不过,他们依然没有彻底理解“爆炸”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怎样让爆炸的威力最大化。在不改变火药成分的情况下。 这些,又恰好是在高伯逸这个后来者的知识范围里。 早就知道洛阳城难搞,所以高伯逸命杨素将邺城的火药原料,囤积在枋头城,并在那里秘密进行提炼加工。 等的就是这一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