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再出发(1)-《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崔昂觉得高伯逸现在弄的这一波“整合”,似乎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

    ……

    三天之后,邺城内几个指定的“布告栏”,都张贴着数十位官员因为朝会迟到,对太后和陛下不敬,而被贬谪外放。

    其中有去洛州的,淮南的,晋阳的,几乎全国各地的都有,其中好多名字,都是响当当人物。

    比如说“三崔”之一的崔昂,比如说编撰《(北)魏史》的魏收,等等。要知道,哪怕是高洋还在的时候,对这些人也是很尊敬的。

    比如说魏收编写的《魏史》,那是实实在在的“喂屎”。他看谁跟自己关系好,就把那个家族的列传写好一点。

    比如说阳修之的父亲,明明贪污腐败,却被魏收在史书里写成是“清廉自守”,只因为阳修之与魏收本人是至交好友。

    而跟魏收有仇的人家,那他则是开组马力的死命去黑,或者干脆就不计入列传。

    饶是这样的一个人,高洋亦是没有收拾他,反而一个劲的维护魏收。

    高伯逸的做派就不一样了,我才不管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牛逼轰轰。只要是上了我的名单的,一律让你外放。

    而好事的邺城人,看到了这份名单后,几乎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

    “原来这帮大佬,也会有倒霉的一天啊!”

    看到这些名人倒霉,所以民众们也会扼腕叹息,对么?

    才不是呢!

    那些看热闹的,巴不得事情闹得大一点。人们的幸福感,往往都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

    隔壁老王离婚了,我没离,所以我比他过得好,心里暗爽。

    那经常上电视的谁谁谁,听说身败名裂,坐牢了。别看他平日里人模狗样的,此刻也在监狱里给人家大哥端尿壶。

    所以碌碌无为的我,好像过的也不是那么坏。

    那个身价百亿的大亨四十岁就癌症死了,你看,赚这么多钱有个鸟用,还不如自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一生。

    人们都是会用他人的不幸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这样就获得了相对的幸福。

    街角一辆朴素得不像话的犊车里,高伯逸指着路边对着名单指指点点,甚至哈哈大笑的人群对李沐檀说道:“看到没,是不是跟我预料的一样?”

    昨天两人打赌,高伯逸说明日街边的吃瓜群众,绝对心里会乐开。而李沐檀认为这些人看到平日里声名显赫的文官“落马”,会感觉“国将不国”。

    很显然,是李沐檀想多了。街上的情况,完美解释了高伯逸口中说的“看热闹不怕事大”是什么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