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猜不透(下)-《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土地有“肥力”这种事情,古人在很早就发现了。所以古代的中国人,一向都是讲究“精耕细作”,如果家里能种十亩地,但是却拥有二十亩地,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只种五亩地!
让剩下的地“歇着”,到明年再耕种。
这种事情,是跟挖池塘一同进行的,可以说是对土地的综合管理。
既然今年不能种地,那明年就把今年的份数补上,完全是没问题的。
李祖升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毕竟,他又不是底层那些种地的人,就算饥荒也饿不到他头上。
“对于粮食来说,春耕,确实是晚了些,现在动手,收成不可能好。然而对于另外一种东西,却是恰到好处。”
另一种东西?
李祖升平日里不怎么关注农事,李家有专门的人管理这个。他疑惑的问道:“贤婿是想说什么?”
“!”
高伯逸从嘴里吐出两个很多年后李祖升才恍然大悟,现在却觉得莫名其妙的字。
“所以,这次你让我带来的,都是籽么?”
李祖升不明白高伯逸想干啥。李沐檀在家里穿衣盖被的事情,李祖升并不知道。他只知道现在齐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布料,叫布,很贵,质量还不咋地。
布是由去掉籽以后的丝状团,经过纺织后形成的布。这种布李祖升摸过,光滑比不过丝绸,透气比不过麻布,还很贵。所以稍稍关注了一下,就没有继续深入了解了。
而这次要带什么东西,都是李沐檀按照高伯逸事前的吩咐,一项项命人去办的,李祖升更关注的则是到晋阳之后,如何经营这块地方。
李家出力最大,又送钱送东西送女儿,所以他们就应该拿最大那一份!李祖升此时就是这么想的。
“此事岳父不必太过在意了。晋阳这里,会成为齐国最大的田基地,产出的,会销往全国。岳父只把握大方向就行,反正晋阳从前都是靠邺城来输血供粮的,今后十年,也会是这个模式。”
听到这话,李祖升大大的松了口气。他最害怕的,就是晋阳缺粮,此番神策军大破晋阳六镇,这个缺点已经被无限制的放大了。
“晋阳这里不适合种粮,先天劣势,不需多说。”
两人随便聊了一些家长里短的,当听说高伯逸安排的军事主官是綦连猛的时候,李祖升微微皱起眉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