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时代,很多观念还没有形成,隋唐的前夜,正是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期。不得不说,包括宇文泰在内,很多当时的统治者,确实是合理的引导了历史的潮流。 宇文泰父子、杨坚父子、李渊父子等等这些人,逐渐将分裂的拼图逐渐摆在一起,并将正确的拼图放到了正确的位置上。 而如今,这些任务,全都成为了高伯逸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数以百万计的鲜卑人,他们的出路在何方,这是摆在高伯逸面前的首要难题。 “晋阳民风质朴刚健,与邺城人的轻浮浪荡大为不同。如今晋阳缺粮,春耕开始后,只怕要易子而食。 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事?” 北齐灭亡后,北周是如何处理晋阳这边的? 说简单也简单,吸收鲜卑大户进入军队序列,维持当前的半农半牧的制度。由于六镇时的各种复杂关系,这些人很快就成为了关陇集团的一部分。 比如段韶的家族,在北周乃至隋唐时,依然十分活跃,绝不是给北齐陪葬了。 相反,盘踞在邺城的河北汉人世家,一直到唐太宗时期,才算是正式进入李唐的中枢核心,并且一直被关陇集团所排斥。 什么人支持高伯逸在现在这个位置上,那么他就必须要对支持自己的人有所回馈。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我会将邺城的贫苦人家,迁徙到晋阳落户。并将没有口粮的贫困鲜卑军户,调动到邺西城,以工代赈的渡过今年,然后再逐渐落户。” 这样就能反过来制约北方汉人世家了。 因为这些晋阳鲜卑军户,无论是不是汉人出身,都不可能跟世家的人走一条路,他们除了支持庇护他们的高伯逸以外,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高欢在时,我就在霸府里面帮闲,见过不少才俊人物。 杨愔那批人里面,只有智勇双全的陈元康可以跟你一比,为师真的老了啊。” 真玉大师长叹一声,透露出的“那点点”秘密,也是足够惊人了。 他居然是高欢霸府里出来的! “师父为何……如此单薄名利?” “高家人刻薄寡恩,唯利是图,心机深沉。高欢、高澄、高洋、高湛,莫不是如此。 这些人,只能共患难,一旦富贵了,嘿嘿,高岳也好,高隆之也好,高德政也好,是什么下场,你没有看到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