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暗流涌动(下)-《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孝先啊,不必担忧,我已经派人去北面跟突厥联系了,唇亡齿寒,相信他们会借给我们粮食的。只要安然渡过今年,后面海阔凭鱼跃,你还怕做不成事情?”
唐邕说的很轻松,然而段韶担心的就是今年这道坎过不去啊!
“今天跑十个人,明天跑一百,只怕后面晋阳就没人了,我当然也会怕啊!”
段韶看着唐邕一脸苦笑道。他虽然不懂政务,却也明白,一个势力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没有人口,就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是空的。
“突厥蛮夷,禽兽也,他们也会有信用么?”
段韶压低声音问道。
说这话的时候他倒是忘了,鲜卑人也是从草原而来,现在倒是嫌弃突厥人是“禽兽”了,这种“大鲜卑主义”,倒是六镇地区的特有产物。
“大鲜卑主义”也是把人划分为几等的,鲜卑人,汉儿,胡人,没错,除了前两个以外,其他部族的人居然也变成了胡人,而且被鲜卑人歧视,认为他们是“蛮夷”。
而汉儿虽然不属于“蛮夷”,但在段韶这样的人眼中,属于“文弱不堪战,无阳刚之气”。至于谁是汉儿,谁不是汉儿,就看他外表长得如何,以及平日里作风如何。
有些鲜卑人长得很文弱,而且熟读诗书(比如说元氏的人),这些人也被定义为“汉儿”,认定的标准非常混乱。
对于段韶的话,唐邕不置可否,只是随口说道:“死马当活马医罢了。不过为了平息晋阳内外的纷争,不妨现在开一次官仓,敞开让人买粮。
只要突厥人的粮食一到,我们就不必害怕下面的军户们闹腾了。”
唐邕这个缓兵之计,不得不说乃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段韶最近听到的都是些要打打杀杀的话语,只有唐邕的意见,是真的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其他人不过是情绪的宣泄和掩饰内心的恐惧罢了。
“也只好如此了,希望突厥人能看明白形势。走,去喝一杯吧。”
段韶拍拍唐邕的肩膀说道。
……
邺南城皇宫的玳瑁楼里,高洋靠在床头,现在虽然不能下地,但已经可以倚靠着,因为没有饮酒和作死,所以气色看起来比往常更好了些。
当然,也不排除是回光返照。
“你是说,高孝琬已经被逐出宗室了么?”
高洋略微有些吃惊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