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坟头蹦迪(5)-《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皇帝,都不可能在这种时候去做那样的事情。
历史上李唐虽然跟突厥有过城下之盟,那是因为突厥当时发展到了势力的巅峰,而李唐的人口,已经不足隋朝初年的八分之一!
他们拿什么跟突厥人打呢?而且还是在自家打,难道把家里都打烂了,就会很爽吗?
可现在的北周,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守住基本盘是绰绰有余,更别说在宇文邕的励精图治之下,国家正朝着正轨而去,根本看不到衰败的迹象。
宇文邕凭什么给突厥人低头?
可以想象,如果这时候低头了,那么突厥公主阿史那氏,就会成为突厥干涉北周内政的重要工具。
大丈夫混成这样情何以堪?要真混这么惨,那还真不如不杀宇文护,自己当个“儿皇帝”算了。
不过能成大事者,都是忍辱负重之辈。这一条宇文邕也有可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去接公主就走一遭,而那个女人到了长安以后,就是到了宇文邕自己的地盘。
哪怕对方有些手段,也是客场作战,效果有限得很。
杨坚觉得突厥人触怒宇文邕的,乃是帛书里面的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
在帛书最后,突厥人要求宇文邕对突厥称臣,以后他就不是北周的皇帝了,而是突厥封的一个王!帮助突厥“代管”关中和蜀地!
这是一种极为轻蔑的漠视,也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
说白了,突厥人确实知道宇文邕不可能接受这种无理的条件,但是他们就是想看看宇文邕会不会翻脸!或者说以什么样的形式翻脸!
然后根据宇文邕的态度,来确定周国的真实实力,以及突厥以后的国策。
所以说对方并不是无脑傲慢,而是有着深沉的算计,非常歹毒。
“陛下……对此事有何看法?”
杨坚不动声色问道。
这份帛书像是灌了宇文邕几口臭蛆一样,让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帝王恶心得不行。宇文邕无力摆摆手道:“突厥人的算计朕很明白,只是有些不甘心啊。”
形势比人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微臣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婚姻大事,是陛下的家事,然而陛下乃是一国之主,此事又不单单是陛下一个人的事情。
所以,微臣也有些犹疑。”
说了半天,不过是想免责而已。宇文邕叹息一声道:“都这个时候了,但说无妨。”
“陛下,突厥者,豺狼也。他们欲壑难填,我们割肉喂狼,何时才能将对方喂饱?永远都喂不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