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审判日(1)-《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高伯逸原以为这个职务会是祖珽的,没想到居然被宋钦道拿去了,高洋做事,总是会出人意表,让你想象不到。
中书令是做什么的呢?
一句话,国家机构(未必是皇帝本人的)的智囊团队首脑!你说它重要吧,又不做实事,说不重要吧,也有给皇帝上书的权力。
而且一般都是由有名望有才学的人担任。
宋钦道文学上很有造诣,不过只能算是一流而非顶尖,难得的是他颇有智谋,能够建言献策,之前尚未辞官的时候,就是很有能力的少壮派官员。
他担任中书令,在一般人看来,算是高洋对政务的妥协。
毕竟,宋钦道比祖珽要靠谱多了,祖珽从前时常“与众**夜游,放荡不羁”,宋钦道可是完全没有这种“光荣事迹”的。
此时此刻,宋钦道跟高伯逸的眼神对上,不动声色的微微对着他点了点头,随即站到文臣那班人里面。
高伯逸正儿八经的官职可是武将,不能跟宋钦道站一边的,此乃“文武殊途”。
朝会正式开始,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安置和部署明年春耕的事宜!
杨愔站出来,拿出一份奏折说道:“陛下,去年齐国损耗颇大。各地水次仓空了不少,今年与民休息,微臣建议除了必要开挖河道的徭役外,不要再摊派新的徭役了。”
他恭敬的将奏折递给了高洋的贴身太监,随即退入群臣班列。
高洋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至少没有明确反对,说明高洋在心里是比较认同杨愔这番话的。至于实际如何,治大国如烹小鲜,到时候自然会有应对的方法,不需要对杨愔的建议过多考虑。
这明显只是开胃菜,君臣都懒得在这件事上争执。
“陛下,臣有本奏。”
穿着绯色官服的宋钦道出列,对着高洋行了一礼。
所有朝臣的目光都投了过来,谁也没想到,宋钦道起复没多久,竟然这么急切就跳出来了!
“直接说!”
“陛下,太子乃是国本。陛下虽然立嫡子高潜为太子,但尚未举行册封仪式,这稍有不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