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江山如此多娇-《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高伯逸当初建议在任城开了东河泊司,汇聚北方物流于此地,就更没有碻磝城什么事了。

    所以如果错过了委粟津,那么在到达齐州(今济南)之前,不会有任何的大规模补给点了。大军亦是不会在碻磝城驻扎。

    而且碻磝城不简单,委粟津更是不简单!

    委粟津因处在委粟峰下而得名。为什么把这一段邙山称为委粟峰?是因为在北魏之前,委粟峰就是白鹤渡口的大货场,这个大货场粟如山积,大货场的核心地区包括今白鹤镇山底村、牛庄村、范村、四冢村、崔窑村、丕盛镇等村。

    懂了吧,这里原本就是历史上的北方物流集散地,汉代的时候,采集来的粟米,就在这里装船去洛阳!

    “委”在古代,有“抛弃”之意。委粟,就是说把采集来的粟米丢在这里就完事了。

    北齐建立以后改革物流,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水次仓。于是委粟津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级别的大水次仓。也是东河泊司旗下的主要物流中转集散地之一。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文人墨客常来常往,而且周边水流平缓,渡口密集。

    当高洋和高伯逸站在楼船的顶层,看着眼前壮阔的景色时,不由得感慨“江山如此多娇”。

    委粟津的岸边,一排又一排的大板房,来来往往的渡口雇工,装船,卸货。岸边的官道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运货的马车。

    看上去比邺城的城门还要繁忙。

    高洋若有所思的看着眼前的一切,又看了看高伯逸,似乎有什么话想说,最后化为幽幽一叹。

    “朕的那位弟弟,做得不错。”

    高洋淡然说道。

    他指的是自己的异母弟高浟。

    这位王爷一直在东河泊司任职,可谓是劳苦功高。虽然他号称是贤王,两袖清风,但东河泊司这种地方,再怎么洁白,都要染成乌鸦才能出来。

    估计这厮在位置上也是乐不思蜀吧?

    高伯逸暗暗想道。

    看转运规模就知道,东河泊司收的仓储费和关税,都是天文数字。这种要害部门,到底什么人来当头头,确实是一件让皇帝颇费脑筋的事情。

    “传令下去,今日就在委粟津住下,明日装运粮草。后日启程去齐州,碻磝城就不要去了。”

    高洋似乎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交代了一句,就进了船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