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唯独尉迟家的两位大员,尉迟迥和尉迟纲,现在都不在长安,难以决断大事。而尉迟运虽然武勇,但一来宇文邕上位以来就大肆提拔少壮派军人。 尉迟运根本就不担心自己的前途,根本不必跟着什么人走。 二来则是包括宇文直在内的野心家,能给尉迟运本人的东西并不多。如果真要谋反,没有父亲和叔父参与,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皇宫安全了,太后就安全。太后安全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诏令就没了合法性,而杨坚这个大冢宰,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当然,他的军权仅限于皇宫,无权调动长安的禁军,这也是宇文邕留了一手。长安禁军的兵权在贺兰祥手里,皇宫的禁卫兵权在杨坚手里,这两人互相约束和制衡。 所以杨坚重用提拔了尉迟运,对方也是兢兢业业的守着皇宫,这几个月表面上风平浪静没出什么事情。 看到杨坚似乎有事欲言又止,宇文邕沉声道:“有事回御书房再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你迎接,是因为朕想看看朕的子民看到大军返回,究竟是如何表情?” 那还能有什么表情?丘八那德行,闭着眼睛就能想到,长安人又不是傻子,难道还来围观不成? 杨坚是这样想,只不过他不想扫宇文邕的兴致,只是喏了一声之后就一言不发。 …… 终于回到了狭小而老旧的皇宫,进入御书房之后,宇文邕的脸就一直阴沉着。 在古代,一般大军凯旋,最迟还有几十里地,就会派快马去城里通知主持大局的官员,让他们组织民众来迎接。 更多的则是头一天晚上就会派人来通知。 不过你如果以为这是统治者好大喜功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此举的意义是告诉城里的官员乃至民众,将要到城里来的,是自己的军队,所以你们都不必惊慌! 官员们除了要准备大军的粮草以外,还会张贴安民告示。 前者是怕大军因为缺乏粮食而抢劫,后者则是担心城里那些不法之徒故意制造事端。 这次宇文邕没有通知在长安的杨坚,就是想看看自己,以及麾下大军,在普通民众心里如何。 是不是一支王者之师,正义之师! 结果他很失望,因为当大军雄赳赳的进入长安东城以后,就发现一阵阵的鸡飞狗跳,大街上到处都是奔逃的行人,店铺都在赶忙的歇业中。 当时那一幕,气得宇文邕直发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