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危如累卵-《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一天以后,韩擒虎战败,周军丢掉叶县,退守堵阳的消息,传到了樊城的独孤信那里。
“贤婿,如你所说,叶县真的丢了,段韶只怕会取宛城了!”
此刻独孤信那张脸微微有些颤抖。
败得太彻底了点,这一战周军几乎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王琳作为荆襄的地头蛇,比宇文宪的情报更加灵通。
毕竟,周军经略南阳也没几年,之前都是缩在关中的!
在民间的信誉远不如义薄云天,一个唾沫一个钉的王琳。
可以预见,此番战败,宇文宪的兵力只够守住宛城周边。周军在南阳和北义阳郡的精兵加起来不下三万人,但却被分割在宛城,申州城,樊城等三个地方,无法形成合力。
这等于是一个人的脖子被套上绳索,慢慢被人拉紧。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最后的结果就是慢慢被段韶绞杀,动弹不得,最后憋屈的战败还搞不清楚原因在哪里!
后世很多人认为攻略一个区域,只要把十万兵马派过去,一路点“a”就行,实际上古代打仗的情况远不是这样简单。
南北朝时,除了洛阳,邺城,晋阳等有城墙的超级大城外,一般意义上的城池,都是很小的,规模按周长来计算。
那些防御性质的城池,周长不过三四公里。也就是说,一面城墙也就不到一千米而已。
这还不是那种临时修筑的所谓“小城”。
好比说南阳地区,就有县城三十多座,一个县里面往往还不止一座城,乡里自保而建的城寨也时而有之。
这样的城池能够容纳多少士兵?
段韶麾下五六万精兵,难道会让数万大军缩在比阳城里不动?
比阳城本来就不大,就算他不出兵也不会如此布置啊!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周军。
因此多路进攻,分进合击,才是古代战争的常态。不存在双方一大堆人见面就扑上去的情况,至少头脑冷静,没有开挂的将领不会这么做。
“岳父大人,之前我一直有个猜测,现在已经确定了。”
高伯逸淡然一笑,赵隐已经给他兜了底,段韶现在看上去老神在在的,实际上已经慌得一比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