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朕一只手吊打他-《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只不过北齐这边的情况更糟,南陈的水军怎么说都是奉命行事,而北齐这边的水军,则是勾结江南世家大户公然走私,屡禁不绝!

    这些人猛然发现,在战场上要死要活的拼杀,赚来的竟然还没有走私的十分之一多,以前自己难道都是在吃屎吗?

    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今年商贸的往来数额几乎是个天文数字,扬州的南河泊司,靠着关税和仓储赚来的财物,达到了北齐今年赋税的五分之一!这还是包括了两个河泊司的赋税,而不是和去年的比。

    高洋的心思都在北周身上,陈霸先亦是知道高洋这几年绝对不会动他,都在拼命的以赚钱,发展经济民生为主。以扬州为首的两国接壤之地变得极为繁荣,甚至超过建康。

    这跟北齐北周边境赤地千里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陛下,高伯逸提出的两税制,众臣们商议了细则后实施,效果明显。

    微臣今年还调低了税率,收上来的钱反而比往年高了。”

    因为是实行两税制的第一年,而且今年风调雨顺,杨愔害怕大好局面翻车,于是稍微调低了农税税率。

    杨愔的话很好解释,一年收一次税,收不上来直接就把人逼死了,人死了钱依然收不上来,成为死账。

    一年收两次,数额是以前的一半,今年又调低了税率,能缴税的人自然是感觉轻松了许多,死账也少了许多。

    所以当杨愔把收支的总账递给高洋时,这位喜欢浪的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税收怎么比往年多了一倍,修了金凤台,今年还有这么多盈余?”高洋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微臣也很想知道,但事实如此,今年府库充盈是明摆着的。连到中枢哭穷的郡县都少了许多。

    此外,在济州齐州等地实行的摊丁入亩,按地收税,效果显著,只是…民间颇有抱怨。”

    民间能有什么抱怨呢?还不是世家在抱怨!

    高洋呵呵冷笑,并不接茬。

    “行了,朕知道今年国家有钱了,你闭嘴不要再说话。

    唐邕,你呢,户籍给我统计明白了没有!这几年又没有战乱,朝廷用的还是我父兄时的户籍,丢人不丢人!”

    一提这件事他就来气。当初他问高伯逸,为什么邺城如此繁华,税收却跟前些年差不多,怎么说就是生娃也生了不少人吧?

    高伯逸则是说他暗中调查户籍,十户里面有三户查无此人,估计是男人战死,女人改嫁不在此地,然后房屋又换了新人。

    简单说就是人走户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