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毒计-《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段韶猛喝一口酒道:“现在是我已经失去了陛下的信任,估计很快就会外调,远离中枢了。而那高伯逸则会更上一层楼,等我再回邺城,估计……已经不是他对手了。”
段韶说得十分惆怅,当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这位随着高欢纵横沙场的智将,居然会被一个毛头小子逼迫到这种程度。
估计在一年前,恐怕他做梦也不会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当然,这也是娄昭君把高洋逼迫得太狠了。娄昭君处处维护六镇出来的那些老人,而高洋锐意进取,不断添加新鲜血液,不拘一格降人才。
两人的矛盾是天生的,或许娄昭君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已经成为北齐朝政的阻碍者,或许她还认为是高洋大逆不道。
“所以我才说你是当局者迷了。你为什么不想想,陛下这么宠信那高伯逸,是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
段韶愣住了,细细思索唐邕的话。
“高伯逸之所以会一步步走上前台,不过是陛下用来压制你的一个工具。但陛下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工具呢?为什么会是这个人?而不是杨愔,或者在下呢。”
对啊,为什么呢?
段韶总算是回过神来了。
“高伯逸虽然是妾氏生的野种,还被赶出家门,但他确定无疑是高德政的儿子。正因为有这样一层身份在,陛下才会宠信高伯逸,也算是爱屋及乌。
只要陛下恶了高德政,就等于是在陛下与高伯逸这两人之间埋下一根刺,这根刺迟早有一天会发作,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高德政?
这两年由于高伯逸突然崛起,高洋对高德政冷淡了许多,只让他做一些日常的政务。
这也很好理解,上个“一门两父子”的崔浩,下场可不怎么好呢。
就算是重用,重用一个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岂有父子同为重臣的道理。对此唐邕是洞若观火。
“可是,当年高德政有从龙之功,是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陛下登基的。想对付他,又谈何容易啊。”
段韶理清了唐邕的思路,但这不代表他觉得对方的办法能行。
“此事不难,吾有一计!不过这需要平原王亲自上书。你与那高伯逸不睦,进一点谗言也是人之常情。”
进谗?这操作会不会太low?
段韶沉声问道:“愿闻其详。”
“陛下雄才大略,所忧虑的不过三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