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斛律跑跑-《北朝求生实录》
第(2/3)页
另一条路是沿着涑水河走,有北解城作为依托,还有北猗氏和猗氏两城锁住关卡,斛律光不会走这条路的吧?
猗氏城东面才是闻喜县城。”
猗氏这个名字很奇特,但却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城池,历史相当悠久。
“猗氏”一名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春秋末,鲁国贫士猗顿大畜牛羊于猗氏,十年间富埒王侯,因以地为氏,称猗顿。
这座城池干嘛的呢,很简单,猗顿用涑水河来漕运贩卖食盐的据点。
汉代置猗氏县,此城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公元559年)猗氏县北移后,该城依旧。
据后世考古发现,猗氏故城现存城墙,南、北、东墙分别长约1200米以上,残存高2.8米,厚19至21米间,夯土层厚度9至10厘米。
可见这是一座不太大,但却相当坚固,用夯土所建筑的四方小城。
北猗氏在涑水河以北,猗氏城在涑水河以南,两座城像两扇门,堵住了沿着涑水河这条大路。
两道关卡,斛律光是吃饱了撑着的,去破关回到闻喜县城么?
独孤信跟杨忠二人一合计,都感觉斛律光不太可能走涑水河,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高伯逸走王屋山脉,虽然也是大胆举动,但他的行为是有独特优势的。
能消失在敌人视野里,让对手弄不清他会从王屋山脉的哪个位置出来,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难道斛律光也能在涑水河岸边消失在众人眼里么?
“斛律光师老疲敝,经历连番大战不得休整,已经是人困马乏。
此刻我们朝东北走,走盐池,一路杀奔过去,定能将其击溃!”
杨忠激动的向独孤信建议道。
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斛律光选择走盐池这条路,那么之前他破坏得有多狠,现在就会哭得有多惨!
而独孤信手下的这支府兵尚未参加过战斗,可以说是精神抖擞,百分百的好状态。
这个时候不去争功勋,什么时候去争?
独孤信刚想赞同,却发现远方有一骑飞驰而来!看样子很像是魏国的传令兵。
“柱国大人,杨将军,大司马有令,不要追击斛律光,以免中了埋伏。大军缓缓向北收复失地即可!”
这里的大司马,说的就是宇文护!
一听这话杨忠就不乐意了。
我正要封妻荫子的时候,你把我腿拉着,到底几个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