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以退为进高二郎-《北朝求生实录》
第(3/3)页
这些豪酋们的家属要安顿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这个时候不方便支援段韶,尤其是不能离江州太远。
高伯逸尤其强调,自己手里能直接控制的仅仅只有从邺城带出来的三千“禁军”,其他都不能如臂指使,自保有余,但进取江南尚无余力。
他更是在信中写道,段韶败亡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又是孤军深入,自己在江州根本就是难以救援。
此外段韶把战船和粮仓安排在巢湖也是一大败笔,如果是自己的话,定要水寨安置在高邮湖,将行营安置在扬州等等。
当然,后面这些纯粹是马后炮,不见得会比段韶的安排更妥当,这些都只是高伯逸在混淆视听。
掩盖他想说的事情,那便是巢湖水寨被烧,粮仓被烧,完全跟自己没有一毛钱关系!总之,这些都是段韶为自己战败找借口。
厍狄伏连是不是段韶留下来守巢湖的?
厍狄伏连是不是御下无方,所以才导致了哗变?
是不是因为段韶对巢湖的安排布置有误,才导致水寨被袭击?
高伯逸在信里叫苦,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巢湖位置在哪里,如何能告诉陈霸先,告诉了陈霸先,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最后才把江州伏击陈霸先,干掉对方五千轻骑的事情说出来。从侧面说明自己是无辜的。
而且还暗示自己很能打仗。
被陈霸先逼得没办法的段韶,在他高伯逸这里吃瘪,是不是说明他很厉害?
相信高洋要是没昏头的话,邺城里那些风言风语,估计就当是没听到。
跟段韶有矛盾,这正好符合高洋的预期,要是两人“惺惺相惜”,那高洋就会晚上睡不着觉了。
写好了战报,高伯逸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觉确实没什么问题以后,才用竹筒封好,派人直奔邺城送信。
“现在的邺城,就是龙潭虎穴啊,去不得去不得。”
他轻叹了一声。
段韶前方惨败,高洋的心情肯定低落到了极点,正缺一个出气筒呢!
高伯逸才不想自己成为那个出气筒。等高洋这一波过去了,他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回邺城,两边随便一对比,就知道谁是真金,谁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