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殿下也曾说过,抱残守缺不如别开新局。既然已决定跟随殿下重开一番基业,对故乡的留念羁绊自然该学着放下了。我毕竟出身甲斐,熟知当地风土人情,对殿下此行必然有所裨益,还请让我随行吧。” 工藤佑长既已表态,经贞也不再矫情。带领其返回住所,分别与长坂信政、三渊藤员、鹤子三人相互介绍认识,便收拾好行李出发。 从饭田取道高远城再转到甲斐不过百余里,但山路难行,众人辗转间足足走了个秋去冬来,当抵达甲斐国首府、武田氏居城踯躅崎馆时,沿途的枫叶如火已尽数化为枝头皑皑。 踯躅崎馆位于群山环抱中,是座仅仅修建于十余年前的“年轻城市”。但作为武田氏初步统一甲斐国后,推行家臣集住、中央集权政策的领国中枢,城墙和城外町已颇具规模,城门的守军也格外精锐,颇有大国气象。只是受当前“享禄国中大乱”(备注三)的持续余波而稍显肃杀和萧条。 待到经贞一行人缴税入城时,有别于寻常商旅的精悍气质引起了守军关注。一番盘问未见疑点,但守军仍将一行人暂时扣留,并派人进城通报。片刻功夫,一名全副武装、着涂朱甲冑的武士便跟随守军来到众人面前。武士身量不高、双腿因长期骑马而严重罗圈,面容全部隐蔽于鬼面盔下,仅露出严厉审慎的目光。 “在下饭富兵部虎昌,各位此番入城不知有何贵干。” 经贞顿时了然,此人便是位列武田氏当代四名臣之一的饭富虎昌。他侍奉武田信虎、武田晴信两代家主,长期担任家中笔头家老,一手组建了后世鼎鼎大名的传奇部队“赤備”,深得两代主公信赖。从他身为“双井之乱”骨干却在战败后被轻易赦免、重归主家,并随即得到拱卫踯躅崎馆这一要务,足可见一斑。 经贞心思转动间,神情自若道: “在下来自京都,乃是受庇于京极氏的商人,在关东和京都间往返贩运各地特产为利,本次受顾客委托,特来采买一批甲州金回京加工转销,顺便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生意可做。因路途遥远,财货不少,特地延请了不少好手充实护卫” 验过京极氏信物和包裹内数百两白银,饭富虎昌也放下了警惕,毕竟甲斐素来盛产金银、马匹,甲州金作为其中翘楚更是享誉各方,每年采买商贩纷至沓来,因价值昂贵,强劲的护卫队伍也是应有之义。此时,守军也已对经贞一行搜检完毕,并未发现暗藏兵刃和敌对势力家纹、书信等可疑物品,饭富虎昌遂挥手放行。 在工藤佑长的建议下,经贞打通了门路,率先拜会了武田信虎时代自己所见过的第二位四名臣——板垣骏河守信方。 板垣信方四十出头,精明强干,是武田氏当主武田信虎最为倚重的能臣,在文武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经贞选择由其为突破口打开灰吹法交易之路,也是考虑了其长期主管内政、可以敏锐察觉此技术价值,又有足够的份量在武田信虎面前进言。 同时,据工藤佑长所言,武田信虎为了统一甲斐、夺取信浓,长期陷入与内外势力的缠斗(备注四),对领内苛以重税,民不聊生。唯有身为内政达人的板垣信方,殚精竭虑体恤扶持桑农工贸,方才勉强维持住国内局面。 备注一:关于武田信虎残暴不仁,无故诛杀大批直言进谏的家臣。残暴不仁没得洗,但武田信虎也不是真的神经病、没事杀着家臣玩。就以内藤昌丰(工藤佑长)为例,他出身甲斐国人众工藤氏,父亲工藤虎丰就是所谓直谏而死的一员。工藤虎丰有没有取死之道,回顾历史就可以知道。 当年,武田信虎之父、前任家主武田信绳过早离世,年仅十四岁的武田信虎继承家主之位。面对年幼的侄子,当年争夺家主败北的油川信惠(武田信绳之弟、武田信虎之叔)觉得自己又行了、又想桃子吃了,遂起兵叛乱,结果很快就被不讲武德的侄子奇袭居城而死。而支持油川信惠起兵叛乱的,就有上条、工藤、栗原等多家豪族,所以尽管参与谋反的工藤氏首领转投北条去了,但武田信虎不爽工藤氏、后来找个由头削死工藤虎丰,其实也不足为奇。 另外补充一点,内藤昌丰后来继承的内藤氏,也是因为家主内藤相模守虎贞谏言武田信虎而被后者砍得绝嗣。 备注二:武田晴信(武田信玄)时代的武田四名臣分别为:教来石景政(马场信春)——四十年征战毫发无伤的“不死身鬼美浓”,在长筱之战独身断后、华丽谢幕;饭富昌景(山县昌景)——兄慈弟孝,传奇部队“赤備”统领,“那人之備”主角之一,“红色有角三倍速”等;春日虎纲(高坂昌信)——与主公武田晴信的风流韵事,“逃弹正”;外加工藤佑长(内藤昌丰),其中流传事迹最少的就是工藤佑长。但从他能担任箕轮城城将,负责武田氏西上野方面的攻守,相当于一方军团长的身份,可见其才能成绩并不向名声那般平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