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让他兴奋的是育成的种子数量可以进行选择,根据消耗自然能量的多少,最大可选择1000斤种子。 郭阳仰天长叹,终于不用辛苦的扩繁了…… 此外,使用者可以选择保留父本或者母本的任一或多种性状,也可以选择生产区域。 一般而言,性状越多,越特殊,要求的生产区域越广,成功概率就越低,消耗的自然能量也越多。 郭阳推断,根据消耗的自然能量数量就能判断出培育出的种子等级评价。 白色,1-20点; 蓝色,20-100; 紫色,100-500; 红色,500-1000,需要消费满5000点才能解锁购买资格; 橙色,1000以上,需要消费满10000点才能解锁购买资格。 不是简单粗暴的育种,但郭阳又觉得这样很合理。 只是这样一来,亲本材料的需求就很大了。 看来建立自己的种质资源库是势在必行了。 除了收集已知的品种,一些野生的种质资源也得去搜寻采集。 熟悉了种子商店的运行逻辑,郭阳却不慌着定向培育了。 自然能量有限,得慎重选择亲本材料啊! 自己一个个的试太麻烦,也太劳累。 以后几十上百万份种质资源,总不能让他挨着挨着用种子商店试吧。 所以,郭阳找来主管种子资源库的负责人。 让其负责整理一份清单,将每种种子的品类和各种性状都列在一张表里。 以后采集和引进的种质资源都要做同样的工作。 种质资源库也得向专业化靠齐。 同样也能趁这段时间,在国内外有针对性的引种。 …… 郭阳收到了老师翁立新传来得材料,细细的看了起来。 柴达木盆地是青省的粮仓。 盆地底部农业区海拔高度2 650~3 200m。 年均温2.3~5.2℃, 1月份均温-10~-14.3℃, 7月份均温15~17℃。 1954-1960年,柴达木盆地大规模开垦,开荒面积达126万亩。 后因干旱、盐碱、风沙和土壤退化等原因,逐年撂荒和弃耕。 到2002年,只剩下耕地约62万亩,其中约81%是中低产田,只有19%为高产田。 经营方式以国营农场为主,农户小型分散经营为辅,其中国营农牧场36.2万亩,乡村农户25.95万亩。 但国营农牧场的实际播种面积去年只剩下27万亩。 仅为1960年开垦面积最高时的21%,即弃耕面积几乎占到4/5。 主要农产品为普通软质春小麦和普通春油菜籽,分别占播种面积的68 %和29.5 %。 但由于春小麦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低,面粉厂不愿加工,居民不愿食用,牲畜吃了易腹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