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快看,真的是援军!” “援军来了.” “是那无敌的骑兵!!” 原本悲伤的百姓们,突然像是看到了希望。 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是有耳闻。 那是一支令倭寇们闻风丧胆的骑兵,人数不多只有一千人,却能追着倭寇满地跑。 谁也不知道那支骑兵是哪位将军麾下,但是.他们来了! 他们来了! 慈溪城有救了! 李将军有救了! 百姓们有救了!! “这哪里是骑兵部队,分明是将军部队啊” 慈溪知县看着远方那一千骑,不由惊呆了。 那一千骑士兵们,人人穿着都是全身包裹性的光明铠。 那都是将领才能穿的盔甲啊! 在明朝,普通士兵穿着都是布面甲,布面甲防护力很差,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 甲片硕大节省了铁料,又不要凿孔穿条,节省了人工,在牺牲防护力后,用最经济最实惠的方式换取一些防护力。 这样的甲胄,根本无法抵御刀枪和火器,远不如将领身穿的光明铠、罩甲、锁子甲等甲胄。 而李逍的骑兵部队,则是人人穿着将军的甲胄光明铠。 用来区分将领的区别,那就是普通士兵穿着是黑色铠甲。 而将领级别穿着银色铠甲。 李逍、汉王朱高煦、永安郡主朱凝云三人穿的则是至臻金色铠甲,肩膀上有龙头,铠甲后红色披风,威风凛凛! 这就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的结果,北平府有钢铁厂,加上更加先进的钢铁提炼技术,钢铁产量得到数倍的提升。 加上更好的锻钢技术,知府税收充足,才能将骑兵部队,人人装备上这样的甲胄。 这样的甲胄能有效的抵御刀剑、箭矢、火器的伤害。 “难怪这支令倭寇闻风丧胆的骑兵如此强悍,人人都是将军!你们看,他们人人都是将军!!这是一千名将军组成的所向披靡的骑兵!” 此时,随着那支骑兵的靠近,百姓们也纷纷看出了端倪,惊得目瞪口呆。 不少书生登上了城头,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心生敬畏。 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种危急时刻,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才能体会到,边疆将士们的重要性。 “老夫要记录下这一刻,快快拿笔墨来” 一名五十多岁的丹青好手,想要纪录下这一刻。 他吩咐自己的学生,速拿来笔墨纸砚,就在这城墙上开始临摹眼下恢弘的场面,双方即将交战的场面!! “拿我纸笔,本公子要为此情此景,题诗一首!” 更有不少文人墨客,要用诗词记下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在危难之际,有人站了出来,何等震撼! 他闭目冥思,灵感炸现。 很快就想出了绝好的诗词,忍不住大声朗诵: “乘马扬鞭出战场,雄阔河山尽展眼。铁骑疾驰风吹面,刀光剑影荡寇患。” 又一名书生也是有感而发: “日出东海战未休,烽火连天报胜由。破敌千里功归来,壮心不灭战不休。” 书生们纷纷开始题诗,写下这一幕。 城墙上的人们转悲为喜,欢呼跃雀,盯着远方那铁骑! “大家快看,为首的三人好威风啊,身穿金甲,一人手持长戟如项羽在世,旁边二人手握长剑,威风凛凛!” “这支骑兵简直令人震撼,如孙子兵法所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果真如此,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拿剑的将军旁边,似乎是一位女将,巾帼不让须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随着铁骑的靠近,百姓、文人、官员隐约看清来者的相貌。 一名妙龄女子喊道:“为首的那拿着剑的男子好俊俏啊,若是能嫁与他,该是多幸福的事情。” 旁边不少妙龄女子也看清了相貌,惊讶喊道:“哇,好俊俏的将军,我也想嫁给他,哪怕是当妾室也心甘情愿” 另外一名书生鄙夷道:“别想了,此等英雄人物,岂是你们能配得上的。” 一名官员道:“没错,才子配佳人,你们看旁边那位女将军,相貌倾国倾城,冲锋在前,乃女中豪杰,恐怕才是那将军的眷侣。” 一听这话,妙龄女子们略显失望,指向了一旁拿戟的金甲将军道:“那个将军也不错呢.” 百姓们道:“那将军倒是可以试试” 突然之间,一名书生突然似乎是认出了李逍,惊讶大喊道:“天哪!是他,原来是他!!!这就说得通了,那真是英雄盖世!” 有百姓急忙问道:“谁,你知道那人是谁??” 那书生激动大喊道:“大明李青天!大明永乐公!北平府知县大人!鄙人有幸去过北平府看到了那场电影,深深被李青天所折服,无比崇拜,原来是他!!” “大明李青天!!”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虽然没见过,但是略有耳闻,是一个风云人物!! “难道大家不知道吗?五年前十五万大军在漠北迷路,就是这李青天一千骑兵深入漠北,将十五万人带回来,后来又奉天靖难,讨伐朝廷奸臣,得以受封永乐公!” 一名书生激动的喊道,那李逍早就是他心中所崇拜的人! “原来是永乐公!大明李青天!” “当年他一千骑救回十几万的士兵,如今又是一千骑来拯救我们整个城的百姓!” “拯救万民于水火,此乃英雄!盖世英雄!!!” 无数百姓心生希望,心生澎湃的喊道。 虽然双军还未交锋。 而且倭寇的人数比李青天带来的骑兵多两倍。 但是没有人认为李青天的那一千骑会败! “李青天!!” “李青天!!” “李青天!!” 无数百姓在城墙上呼喊,声音贯穿苍穹! 城外远方树林下。 朱允炆看到李逍的骑兵在关键时刻赶到,激动的跳了起来。 太好了,来的太是时候了! 永乐公李逍简直是掐着点登场的吧!! 这一幕拍成电影,简直是震撼人心!! 他已经能想象到。 当这部电影上映后,将会引来多么大的震撼!! 先有百姓在城下求饶的悲情画面。 守城将领面临两难的选择,开门或者是不开。 可最终。 守将李景隆为民开城门,带着大明将士们,用生命构筑成一堵墙,死死的拦去了倭寇的去路,让百姓得以入城。 然而,出城的一千士兵,成为了孤军。 他们却没有后退一步,血战到底,拼死杀敌! 就在将士们即将覆灭,慈溪城马上就要陷入危急之际。 英雄登场!! 这一幕幕的场面,简直就非常符合拍成电影。 而且,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这是真实的英雄登场场面,现场直播,没有彩排!这才是最震撼人心的! 这样的场面,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一次。 如果能记录下来,必将流传千古!!! “快!摄影机快拍!!” 朱允炆兴奋大声,指着远方的李逍:“对准永乐公拍,镜头给足。” 旁边的助手道:“朱导,您不是说小点声吧,以免迎来倭寇。” “小个屁啊!!” 朱允炆眉头一皱,没好气骂道:“永乐公都来了,咱们那还有危险吗???” “啊对.”摄像师扛着摄像器对准了李逍。 “太远了,太远了啊!” 朱允炆直接拿过摄像机,朝着战场中央跑去,他要自己去拍摄,一边跑一边喊道:“你们两个在我身边保护我” 就如此, 朱允炆化身战场记者,扛着摄像机直接冲到了战场的边缘. 而此时, 镜头中的李逍等人,当真是威武盖世! 一千骑兵对着三千倭寇冲了过去,丝毫没有犹豫的。 而那些倭寇显然脸色都变了,这不就是这段时间到处追杀他们的魔鬼么。 “来了,他们又来了,八嘎!!” “混蛋,他们怎么阴魂不散啊。” “只能跟他们拼了,杀呀!” 倭寇首领小谷野煌大喝一声,这帮人犹如困兽之斗,拿着武士刀,或火枪、弓弩攻击过去。 反观李逍的骑兵。 速度极快,队形整齐,纪律严明。 所有的动作几乎都是整齐划一。 随着队伍冲入,一千人的骑兵队自然而然的分成了十小队,略过这些倭寇的边缘,随后直接略过去,并没有发动攻击。 就当城墙上的百姓,和朱允炆都有些疑惑的时候。 他们突然发现,李逍骑兵在奔跑的过程中,丢了一些不明物体到倭寇的军队中。 原来,李逍骑兵第一轮攻击,并不是直接上。 而是通过快速骑马接近,扔手榴弹,然后迅速避开。 “投弹!” 汉王一声吩咐后,率先拉出手榴弹的引线,然后猛地一抛,他的力气很大,直接丢到了最里面的人群中。 李逍和朱凝云两人扔的手榴弹,则是比朱高煦还远。 其他骑兵也纷纷拉开引线,投掷手榴弹。 这投掷手榴弹的动作,在军队中一直在训练,之前用的都是模型,这次是上真家伙了。 这次出海,李逍带了很多火药和火器。 之前有燧发枪,手榴弹几乎没怎么用,但现在燧发枪弹药用完了,手榴弹刚好就能派上用场。 一千骑兵分为五队,速度极快,呼啸而过。 在空中抛下无数手榴弹。 随着那手榴弹落地。 砰砰砰!!! 砰砰砰!!! 巨大的响声不停响起,硝烟弥漫战场。 “啊古桑,这是什么啊,为什么会炸,啊.” “啊啊啊,救我,救我” “黄桑,我想念故乡的樱花了.” “救命,我投降..啊.” 仅仅是一轮投弹,便让倭寇伤亡惨烈无比,哀嚎声不绝于耳。 手榴弹在倭寇群中炸响,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让人震耳欲聋,双眼发黑,残肢断臂横飞. 这一轮的骑兵投弹,直接消灭了接近八百的倭寇。 剩下的倭寇们也处于愣神的状态,已经被炸蒙了。 “杀!一个不留!全部除掉!” 李逍对这些倭寇没有丝毫同情,想到他们在大明做的事情,只想将他们全部杀光。 “杀!一个不留!” 朱高煦手握长戟,领着骑兵冲了进去。 “将士们,随我冲锋!” 朱凝云高举云中剑,也喝了一声,领着她率领的那一百骑兵冲进去。 李逍也带着骑兵冲了进去。 将士们拿出背在背后的大刀。 此刀乃是一体铸成,厚重扎实,重达十几斤,坚硬无比,刀背直线,锋刃呈现流线,刀柄略长,后面一圆环系着红布。 这红布并不是装饰品,也是有作用的,以将红布绑在手上可以防止脱落,可擦拭血液,或者当做临时绷带。 同样,也能激发士兵们心中如火的血性。 这就是李逍为军队特别打造的军刀。 一种被后世实践过的好刀! 李逍本来打算用戚家刀,后来同时打造出来后,发现这种大刀用来劈砍敌人,效果更好! 大刀抽出,十队骑兵从各个方向冲杀进去,如入无人之境。 厚重的大刀一刀砍下,倭寇们用武士刀根本无法抵挡,十几斤的大刀的惯性,加上特殊的钢铁,一刀就能将武士刀砍断。 一刀若是砍到脑袋上,那就是血洒当场。 “热血儿郎,精忠报国!杀杀杀!” 将士们大喊,挥舞手中大刀砍杀。 倭寇们应声倒地,杀的人头滚滚。 朱高煦冲入敌阵,杀的兴起。 他天生神力手中大戟重达七十多斤。 每一次挥舞都是呼啸的破空之声。 倭寇直接被斩杀,一戟两段。 戟乃百兵之霸,想要挥舞这种武器没有体力和力量根本不行,也就朱高煦能挥舞得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