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说了,你也清楚,韩国王爷不是那种人,也不是那种人...” 朱元璋怒吼道:"心慈手软!" “和善长一样,无论在朝中还是在野中,他的弟子和朋友都是满天下的。” “只要他还在,他们就不会找我们的麻烦,但你!” “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要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要不,你把这些东西都拿来当馒头吃吧?” 见朱标脸色同样难堪,朱雄英哈哈一声,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名字:当。” """"" "你正值壮年,如今想这个是否还为时过早,而且,我爹虽然没有你那么大的才华,但也是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一代明君啊……" “...” 盛夏时节,天空中火光冲天,这一次的炎热比往年都要强烈,太阳高高挂在天空中,将大明照得如同一个火炉。 就连他的身下,也被烧得像是一只大龙虾,冒着袅袅的白烟。 朱雄英在这炎热的天气里,满头大汗地朝文华大堂走去。 他对天气并不在意,目光却在打量着四周。 爷爷的那句话,他还在回味着… 现在爷爷都这么说了,看来他已经想了很多次了…… 他是一个言出必行,言出必行的人... 但大明这么多年来,都是以进攻为主,所以,爷爷从未真的对武勋动过手…… 太平是由将军决定的,但是,他却不能让自己的将军看到,这在历史上,是多么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 不过,他们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大魏,不会成为大韩,不会成为大郑,甚至不会成为大梁的开国皇帝。 朱雄英将朝中所有的武勋都梳理了一遍,他发现,有些人,朱标能镇得下,有些人,他可能还不够。 这些人征战这么多年,都是九死一命,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弃。 而他自己,却是连个名字都没有,更别说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了。 当回事。 还有秦王,晋王,燕王,这些人都是朱氏的后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经常统领军队。 二舅只是君殿下的一个孩子,难道君殿下就没有觊觎过皇位吗? 难道,他真的会一直留在北平,做明朝的守护神吗?莫非,他是被半边儿所迫,才叛变的? 至于周王,他的藩镇就在中原的中心地带,黄河一破,他就可以在一刹那间召集数万军队,到时候趁虚而入,也是一个不错的计策。 宁王,代王,辽王,各领十几万大军,这未免有些多了吧... 兜兜很单纯,但他真的能单纯到永远吗?人总有成长的一天... 如果四叔要叛变,他会趁火打劫,我又该如何是好? “豆豆,你堂堂皇族,麾下有一万军队,结果被一帮蒙古人叛变,夺去了军队的权力,连大宁城都没了……你以为世人都是白痴吗?” 至于秀儿,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她将会是他一辈子的伴侣,她当然会考虑如何做一个女王,但是她会考虑如何做一个国王吗? 正如武周取代唐朝一样。 想到这里,朱雄英忍不住苦涩一声。 两个人都在提防着外人,但是对于自己身边的人,两个人还是很信任的。 不会吧,不会像他一样,对睡在他身边的人都有戒心的。 现在看来,她的手段,要比他们狠多了。 但怀疑一旦产生,就无法压制,朱雄英像是中了邪一样,目光飘忽不定,仿佛所有人都是叛徒。 “影……影……影……” 朱权在后面喊道。 朱雄英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朱权正提着一个小囊,在阳光下狂奔,他的额头上全是汗水。 朱雄英见朱权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也温和地笑了起来。 他忽然想到了那个很有能力,很有父亲教导的太子,绝对不会让这种矛盾演变为武力... “就算再大的事情,也会有更强的人去做,如果不是站在你的角度上,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会被蒙蔽。” “而且,他应该是最清楚的...我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呢?” 朱雄英在心中嘀咕了一句,然后从怀中摸出一块手绢,将朱权的脸上擦拭了一遍。 “看你满头大汗的样子!” “呵呵! 朱权微笑着,将自己的牙齿都露了出来,他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慢条斯理的从装有笔墨纸砚的袋子中,拿出一个更为精致的锦囊。 朱权取了一块,交给了朱雄英: “英,你尝尝,我给你准备的点心,里面放了一些干肉和大虾,很好吃的!我来点咸味的。 “香不?”朱权见朱雄英吃了一块,便一脸期待的问朱雄英。 朱雄英点了点头道:“好!” “那可不!”陈小北咧嘴一笑,道。 朱权得意的抬起头,嘴角止不住的上扬,拿出一颗果子塞进了嘴巴。 “这是母亲亲自为我们准备的,她要我带回去,送给大家,我还会带一个糖的。” 天气很烫,朱雄英也不想多喝,可他也没有拒绝朱权的邀请,就抱着一小块蛋糕,慢悠悠的往前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