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去赏灯笼-《大明:爷爷,我们一起跑路吧!》


    第(3/3)页

    说着,他背着手,大步离开了。

    朱雄英一言不发,他对马戏团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看着父亲的身影,又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母亲,觉得今天这一家人都有些不对劲,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们。

    转过一个拐角,前面出现了一片不大的树林,树林里长满了一些香樟,小路蜿蜒曲折,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到了夏季,这片树林里长满了齐腿的杂草,是许多学者和诗人们的好去处。

    但此时正值春季,没有任何植物生长,只能看到一大块焦土,看起来很是凄惨。

    南边的湿度很大,再加上这两日的积雪融化,地面上还带着一丝淤泥。

    一条狭窄的石板路蜿蜒曲折,道路两旁有很多人都会牵着一匹骏马,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堆堆的马屎。

    路过的行人走起石头路,都是小心翼翼,唯恐被泥土弄脏。

    在附近的一盏油灯下,朱雄英看到了一些摇摇晃晃的士兵。

    他们似乎是刚刚从外面回来,正在和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文士斗嘴。

    大明的士兵,要么是穷困潦倒,要么是被元朝压迫得走投无路的人,受过的教育并不高。

    别说是他们了,就连一些将领都不认识。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咒语,而且咒语还会咒语,咒语也会咒语。

    这就是军队中的气氛,大声喊着不客气的话。

    ***/***

    片刻之后,那名文士被他训斥的满脸通红,却又说不出话来,甚至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一张脸涨得通红,嘴唇颤抖,到了后来,他愤怒的一甩袖子:

    “岂有此理!”

    “侮辱个屁!”

    这读生脚下是泥土,泥土很是光滑,一个士兵一挥手,就将他打翻在地,脸上全是泥土。

    看到这一幕,士兵们哈哈大笑,摇摇晃晃的离开了。

    朱元璋见状,转过身来,对朱标说道:

    "今天真倒霉!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运气?怎么老是有战争?”

    “嘿嘿……”朱标赔了一声。

    "到了上元节,全国都要庆祝,大家都去看花灯,大街上挤满了人,大家都喝酒了,发生一些小冲突也是很平常的事……"

    "在我离开皇宫之前,我听闻,五城军将所有的官员都派了出来,却还是不够用。

    "都是些小事,父亲不用放在心上。"

    朱元璋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朱雄英见这名文士很是狼狈,便从怀中取出一块帕子,交给一名护法,让他帮自己擦拭一下。

    “嘿!咱们怎么说的?”朱元璋笑眯眯的转过身来,对朱雄英道:

    "我们大孙子真善良!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男儿有什么用...胆小鬼..."护卫喃喃道,将手中的帕子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主人、公子送给你的礼物,把脸上抹一把……"

    那名文士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躬身行礼。

    朱元璋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就要离开。

    没想到还没离开两步,那个儒雅的男子就追了过来。

    随着距离的拉长,朱雄英也终于看到了那名读书人的模样。

    此刻他抹去了脸上的泥土,露出了额头的刘海,一张鹅蛋脸,皮肤异常的白,看起来有些阴柔。

    这人的气息与之前看到的相仿,身形单薄,略显单薄,一眼便可看出,这人四肢无力,肩膀无力,身体孱弱。

    在一众彪形大汉的簇拥下,他就好像是一只小鸡撞上了一只老虎。

    尽管身上的衣服还带着不少的尘土,但是看起来却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人,双手抱拳,一脸的感谢:

    “多谢前辈出手,前辈行善积德,不愧是古代的大侠。”

    朱元璋嘿嘿一声:

    "呵呵,我就爱……仗势欺人,仗势欺人!“我是朱先生,在应天殿里,没人不认识我的。”

    在平民百姓面前,朱元璋是不会拿出任何姿态的。

    “是,是……”那文士连忙道,然后对着朱雄英深深一拜:

    "还要感谢这位少年,少年容貌宛若一块玉石,日后必是一名秀才。"

    “多谢夸奖……”朱雄英微微一笑,抱拳还了一句。

    “这位先生...”朱标一脸的疑惑。

    “你...怎么了?”

    "但那些兵士却以大欺小?老夫虽然无能,但是在应天府,也算有点关系。

    “不,不,我真的不能怪这些将士,是小可的脸色变了变,露出了一丝笑容。

    "说起来,真是不好意思。"

    “今天要和老婆一起去找岳父大人算账,想到这里,我真的很紧张,而且这条路很狭窄,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一些军人,太丢人了,太丢人了...”

    朱元璋放声大笑:"哈哈哈!"

    “岳父大人!也就是你俩能想到这一点!你这个混蛋!”

    “至于你的妻子,你岳父这么多年来,都白费了!”

    “真是惭愧,内人家境殷实,家境贫寒,这……”这位文士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勉强一笑,行了一礼:

    “不知两人的住所在哪里,来日在下一定会去拜见两人,感谢两人的大恩大德。”

    朱元璋大手一挥:

    “不用谢我,我只是路过,帮你一把,也不指望你能给我什么好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