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翰林院。 接下来几天,夏之白都在翰林院。 整日跟书本为伴。 如今他在翰林院中的地位彻底起来了,刘三吾、方孝孺等人,都不敢再轻视,刘三吾在‘抱病修养’了一阵后,也终于在寒冬腊月回到了翰林院。 回到翰林院,还是有人迎接。 黄章、董贯等人听闻刘三吾回来,也是主动出门迎接去了。 只是相较过往的成群,这次相对寒酸了不少。 见到刘三吾,黄章热情的迎了上去,道:“刘老学士,你的身子骨可有好一点?” 刘三吾干瘦的脸颊皮笑肉不笑道:“多谢小友关心,好多了,我不在翰林院的这段时间,翰林院中可有发生什么事?” 黄章看了眼董贯,无奈的苦笑道:“院中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只是那夏之白在院中越来越强势了,整个翰林院都快成了他的一言堂,任何跟他意见相悖的想法,都会被他直接驳斥,眼下编书的事,全都按照夏之白的心思在做。” “我等是半点都插不上。” 黄章苦笑一声,也是颇为郁闷。 以他们的才能,放在地方,谁敢不多看几眼,他们说的话,谁又敢不当回事? 但偏这个夏之白,软硬都不吃。 董贯道:“在他的吩咐下,汉朝书了很多的穷兵黩武,晋朝变成了‘五毒散’之祸,后续的南北朝,更是被强行附加为了什么诸夏之亡,番邦融合,还有什么隋朝的好大喜功,唐朝的藩镇割据,宋代的纸币超发,元朝的贱民愚民,还有自来就存在朝堂的党争纷沓等等。” “他想编的历史书,全变成了各大朝代的,负面历史,还说是想让后人以史为鉴。” “不要走上灭亡朝代的老路。” 董贯摇头。 历史这种东西,教书育人的话,哪能给学子教授这些东西?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而且这些朝代真有夏之白描述的那么恶?若是汉朝穷兵黩武,岂有文景之治?宋代的纸币算个事吗? 元朝的贱民愚民,又有什么问题? 第(1/3)页